特殊的年份,青岛建筑业在应对疫情的“危与机”中已跑过半程。自3月份建筑行业从“休市期”全面复苏以来,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热火景象处处上演。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02亿元,同比增长5%,增幅比全省高约5.1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税收48.63亿元,同比增长1.5%;全市建筑业发票开票额同比增长15.9%,比全市全行业增幅高12.1个百分点。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恢复性增长的“微笑曲线”中,建筑业强劲韧性和自我修复能力充分显现。“把疫情耽误的时间夺回来”,奔着这个目标而去的上半年,建筑业快速回血得益于地方扶持政策的平稳落地,企业复工达产的蹄疾步稳。与此同时,疫情危机也让建筑行业顿悟——需要在风险中“强身健骨”。向智能化、数字化、线上化进阶的趋势日益明显和清晰,全行业在迭代升级中增强“免疫力”、提升竞争力。
让企业“轻装上阵”
对于资金密集型产业,足够的现金流就是建筑企业复工的底气。疫情期间在纾解企业用工和原料难题的同时,资金“输血”是关键。
上半年,青岛市利用建筑业保证保险改革(即利用保险替代保证金),累计为建筑业企业盘活沉淀资金17.5亿元,有效减轻了建筑企业资金压力。允许企业暂缓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已累计为44家企业缓缴1744.2万元保证金。一位建筑企业负责人认为,疫情期间的保证金创新制度,真正让企业在特殊时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为合理分担企业风险,年初青岛还在全省率先明确将疫情防控措施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确定人工费14%的暂定上涨指数。6月底,针对青岛市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建筑市场人工价格变化,及时调整建设工程定额人工综合工日单价,合理确定人工费,建筑工程人工单价上涨16%、市政工程人工单价上涨14%,从源头上服务企业应对疫情影响。
民营力量大有可为
建筑业“半年报”中,有一组数据值得一提。上半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约1102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完成产值355.9亿元,占32.3%;民营企业完成产值746.4亿元,占67.7%。从中不难看出青岛市民营经济的活力,同时也传递出青岛民营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态势。
在今年相继发布的省级和市级民营企业百强名单中,建筑企业强劲势头也得以显现。2020年青岛民营企业100强中,建筑类企业占比达到四分之一,前20强中就占到8家,入选总数较去年增长较大幅度。其中,青建集团独占鳌头,中青建安、中启胶建、荣华集团等企业紧跟其后。此外,今年青岛一建、博海建设等企业也首次挺进百强。山东省民企100强榜单中,4家“青字头”建筑企业位列其中,占全市入围企业的三分之一。
长期以来,建筑企业给外界的印象是传统保守的“大块头”,事实上如今在深耕建筑主业的同时,青岛民营建企也在积极转型,投身新能源、新技术等新型业务,此外“向外拓展”的步伐也越迈越大。占据大半江山的民营建筑企业正焕发冲天干劲,无疑会助力建筑业跑出加速度。
“新基建”与“老基建”
当下经济的兴奋点,总绕不开“新基建”,在某种意义上讲,它的落地与传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看似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融入新基建的能量,似乎透露出基建“新与老”之间的千丝万缕。
未来在全长9.8公里的新机场高速连接线上,会竖起数百根智慧杆塔,实现路灯、信号灯、交通标志牌、电子警察、视频监控、交通信息发布屏、5G微基站等“多杆合一”。新基建在为传统基建赋能的同时,老城区改造、市政道路等传统基建都将为新基建创造更多应用场景。
疫情的冲击还加速将建筑业推入现代化变革洪流中——亟须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帮助,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智能化改造。而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就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通过BIM的应用实现建设项目资源全过程的有效配置,加速建筑业转型升级。目前,青岛基本实现了BIM在市财力投资重点项目上的应用,后续逐步将成为青岛建造的“标配”。
站在新旧建造技术迭代的拐点,青岛还在全面尝试装配式建筑、“互联网+安全监管”、建筑工地AI智能识别系统等多种智慧建造模式。随着城市基建智能化改造精进不休,新动能会源源不断涌现,建筑业全新图景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