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吉林油田黑79北小井距二氧化碳驱区块,应用自主研发的耐高温耐二氧化碳泡沫体系进行封窜提效,现场实施效果显著。这项技术填补了吉林油田空白,泡沫控窜提效也将作为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驱常态化方式稳步推进。
为进一步加快基础能力建设步伐,更好地为勘探开发主营业务提供技术保障,实现液剂体系应用低成本战略,吉林油田重点围绕人员能力水平提升、评价检测设备功能开发、新方法手段建立,各类入井液体优选、研发、适配储层评价、中试生产及现场试验等开展工作,实现了直通车式的成果转化。近两年,吉林油田共研发液计量、体系21种,涵盖压裂、调堵、酸化、泡沫驱、腐蚀防护等领域,现场应用油水井1500口以上,药剂用量700余吨,节约成本1300万元。
科技的进步离不开研发队伍能力的提升。2018年,油气工程研究院成立液剂体系研发攻关团队,将“所所结合”内部培养方式与“走出去、引进来”外部培养方式相结合,增强液剂研发人员的设计能力。
攻关团队秉承“立足基础化工原料,实现高效低成本”的设计理念,从分子结构入手开展体系研发设计,加强液剂体系微观作用机理研究,从前期的盲样筛选转为有针对性的分子优选,再到分子设计与合成,在体系研发方式方法上实现了质的提升,逐步实现从“干什么”到“为什么”的转变。几年来,攻关团队由7人扩大到31人,拥有院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以上人员11人、高级工程师14人,人员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油气工程研究院通过“高精尖检测评价设备”功能开发与“评价新方法”系统建立相结合,研发基础不断夯实,液剂体系的评价能力持续提升。
如何全面反映液剂体系在实际工况中的真实性能,是液剂体系在现场应用中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吉林油田已全面进入非常规开发阶段,入井流体的性能要满足非常规开发需求,传统的评价方式方法很多已不适用。为此,攻关团队立足院内实验研发评价平台,先后开发高精尖设备功能13项,创新建立评价方法流程12项,通过评价新方法的建立,为液剂体系在储层中的高效发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经过多年实践,吉林油田液剂研发取得显著效果。通过“一剂多效”体系设计研发与直通车式成果转化相结合,吉林油田加快了研发成果的转化速度,促进了降本提效优化空间的拓展。同时,瞄准重点领域,聚焦关键技术,打通了技术需求—研发设计—室内评价—中试生产—先导试验—规模应用的全流程,为油田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