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灵生俊杰,酝酿成文章。”对于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地质研究所静态室主任昌俊杰而言,这句话既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寻油之路的真实写照。他用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毅力,在这条曲折艰辛的寻油路上,一路披荆斩棘、奋力前行。
在过去的一年里,昌俊杰和他的团队接连攻克技术难题,在蚌湖、潭口、周返等多处地区实现滚动勘探新发现,相继部署钻探了广211、广斜77、广斜79井等一批高产井,为拓展产建阵地做出积极贡献。
我不仅想起自己第一次见到这名青年科技能手,还是随“走进江采春天”采风小组去他的办公室做采访,印象最深的就是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
昌俊杰很忙,寒暄几句,我们便进入正题。考虑到采风小组成员对地质研究工作认识尚浅,我提议他先从挂在墙上的江汉油田油藏分布图讲起。谈到专业领域,他的话明显多了起来,从容笃定,思路敏捷,金句频出,令人印象深刻。
在访谈过程中,昌俊杰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地质研究和哲学的联系。我原本以为两者相去甚远,可在昌俊杰看来,却是一脉相承。
他说地质研究工作者,要学会用哲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地质学有句话“上天容易入地难”,由于地下构造极其复杂,除了有限的资料可以参考,更多的时候需要技术人员发挥想象,这就对研究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把哲学与地质研究相结合,有助于拓宽视野,提高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对地质研究大有好处。昌俊杰坦言自己提出的“大区带综合评价”方法就是运用哲学的思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打破过去的既定思路,摒弃以往各区块勘探研究各自为战的做法,转而对大的区块整体分析,从不同区域寻找共性规律。在他和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下,老新油田发现多个断块油藏,老区焕发出新的青春。
在昌俊杰的描述下,我眼中的画面渐渐清晰了起来。无数个夜晚,他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在这间办公室里挑灯夜战。他们时而伏案奋笔疾书,时而站在油藏分布图前凝神观察,时而认真地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时而为了一个观点展开激烈讨论……分布图上的每一个红圈意味着一个新区块的发现,背后凝聚了无数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
谈到滚动勘探地质研究的过程,昌俊杰笑称是“痛并快乐着”。要从已经勘探开发50年的老油田里寻找新油区,堪比大海捞针,其中滋味又岂是一个“痛”字能够形容的。但是,昌俊杰又是快乐的,他在一次次的挑战中不断成长。“知识就是力量”在他眼里,绝不是一句空话。
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宛如手握神笔的马良,一次次把脑海中的轮廓变成了现实中一座座矗立的抽油机,变成一串串让江汉石油人欣喜的数据。在这里,地质研究不再高高在上,它植根于大地,与每一名江汉石油人紧密相连。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谈到江汉油田的未来,昌俊杰一边望着窗外萧瑟的景色,一边念出雪莱的一句诗句。谈谈的语调中,却蕴含着坚定的信念。受他的影响,我的情绪也高涨起来,是啊,有这样的一群年轻人,江汉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