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三届中国液化天然气储运技术交流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石油大连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LNG罐箱多式联运负责人张兵兵表示,LNG罐箱“多式联运”模式优势明显,但其发展遇到问题也比较突出,LNG罐箱危险等级划分过高,导致在运输、堆存、使用各环节过度受限,以至于 LNG罐箱的“能源模块”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当前天然气调峰储备体系尚不够完善,LNG罐箱为天然气进口和调峰储备提供了有益尝试和必要补充,未来LNG罐箱在液态终端、船舶用气、调峰储备等方向大有可为,我国LNG罐箱产业正迎来难得的机遇,步入快速发展期。
随着中俄东线管道投产运行,我国“四大进口通道”已经打通,产供储销体系不断完善。
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的挂牌成立,标志着深化油气体制改革迈出关键一步,中国油气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加速,未来将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X”油气市场体系,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竞争。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煤改气”政策持续推进,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天然气进口需求持续攀升。LNG罐箱凭借其“宜水宜路”、“宜储宜运”、“形式灵活”、“多式联运”等特点,LNG罐箱业务迅速成为行业热点,被能源企业争相试运。
张兵兵表示,罐式集装箱作为新兴的LNG承载装置,减少转换环节,节约物流成本,形成统一标准,推动LNG全产业链规模化、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发展,是对传统物流模式的一次革新,未来LNG罐箱在液态终端、船舶用气、调峰储备等方向大有可为。
(1)可移动式终端储罐。
在传统的天然气管网无法达到或者无法满足的消费端,“点供”模式提供了庞大的LNG零售市场。包括:分布式能源项目、LNG加气站、老城区、离岸岛屿、小型工业用户,LNG罐箱作为可移动式终端储罐,降低运输成本、降低储存成本、减少转卸风险、实现能源模块快捷服务。
(2)可替换式标准燃料罐。
随着“气化长江”整体项目的加快实施,船舶用气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新建加注船、加注站模式,会出现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审批手续复杂、加注安全距离受限、标准不统一等系列问题。而采用以LNG罐箱作为可替换式标准燃料罐,对内河船舶进行标准化改造,进行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可以有效规避此类问题,可实现随到随换,随换随走。
(3)应急调峰储备
我国储气调峰设施建设起步晚,整体调峰气量只占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3%,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2%,对上游生产及下游销售均造成影响。按照国家对天然气储气调峰的要求:“到2020年,供气企业要拥有不低于其合同年销售量10%的储气能力;城镇燃气企业要形成不低于其年用气量5%的储气能力;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至少形成不低于保障本行政区域日均3天需求量的储气能力。”以LNG罐箱堆场作为虚拟储罐,既可解决内陆地区没有接收站对调峰储备站进行气源补充的问题,又可解决建设应急调峰储设施成本高、利用率低,建设周期长等问题。同时,可以直接以LNG罐箱作为物流交易品,依托多式联运,形成内陆地区的LNG物流集散中心,做到“海气内存”。
张兵兵表示,LNG罐式集装箱需要充分发挥其物流、储存及应用属性,将其作为能源模块开发利用并投入市场,利用物联网技术,借助现有成熟的集装箱物流网络进行分销,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缩短运输期限、提高服务质量,使LNG罐箱真正作为管网的补充,将包装后的“能源商品”直达终端用户,从而实现LNG的“能源智慧互联”。
LNG罐箱内置了传感器和芯片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实时监测罐箱内部温度、压力、液位、系固强度等各项参数,自动计算 LNG 罐箱零排放可维持时间,根据船舶、车辆、火车信息及运输距离和时间,统筹安排罐箱运输。
LNG罐箱依托“智能物联”,结合“互联网+LNG罐箱”交易模式,做到货主端、客户端、物流端智能互通,实现电商化、市场化、零散化经营,有力促进形成LNG罐箱资源共享新业态。
张兵兵表示,LNG罐箱“多式联运”模式优势明显,但其发展遇到问题也比较突出,LNG罐箱危险等级划分过高,导致在运输、堆存、使用各环节过度受限,以至于 LNG罐箱的“能源模块”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张兵兵从政策和技术两方面解析LNG罐箱在运作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1)制约行业发展的政策瓶颈。
罐箱堆场:暂时没有形成LNG罐箱堆场整套建设标准,相关参考标准过于严格,限制LNG储备中心建设。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要满足危化品专线铁路要求,且目前没有出台包括铁路堆场、穿越涵洞隧道、罐箱装卸编组等安全和技术标准规范。
水路运输:船舶积载要求不超过2层,导致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建议参考国际标准,将堆存层数提高到4层。江海联运需要明确安全距离、通闸通桥标准和规范的手续办理流程。
2)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罐箱制造:罐箱设计没有统一的接口尺寸、充装位置、快速卸液机泵设备以及智能物联装置,造成上游与LNG槽车站充装不匹配,下游终端无法快速充装、多罐联装和快速卸液。
空罐管理:罐箱空箱残液保冷、残液处理没有技术规范要求,罐箱存放和运输残液监测没有形成安全技术标准。
堆场管理:罐箱整船运输、大型堆场(特别是密闭空间)运输储备环节,国内目前缺乏BOG(LNG蒸发气)回收再利用装置设计标准和安全管理规范。
罐箱贸易:LNG罐箱贸易作为天然气新业态,目前没有形成成熟的智能互联交易平台,实际业务报批手续缺乏规范的办理流程。
张兵兵建议,加快完善LNG罐箱堆场、铁路、码头、江海联运等流程审批,破解政策性瓶颈问题,提供LNG罐箱终端利用政策支持,支持鼓励行业企业先行先试,推动LNG罐箱产业发展。科研院所、资源供应、罐箱制造、贸易物流、终端客户等全产业链企事业单位,协同完善LNG罐式集装箱多式联运各环节行业技术标准,破解技术发展瓶颈问题,实现标准统一、智慧互联、资源共享、协调发展。
张兵兵表示,为响应国家能源安全发展战略,完善区域能源供应联动机制,落实昆仑能源公司LNG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东北亚LNG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中石油成立项目组积极探索LNG罐箱多式联运模式,攻克多项LNG充装技术难关,打通了环渤海海上LNG物流通道。2018年4月23日下午17时,从大连LNG接收站充装的6台LNG罐箱经过海陆联运,顺利运抵山东威海终端用户并完成卸液,国内首批次LNG罐箱海陆联运商业运营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国内该项业务“零”的突破。
2018年9月7日,大连LNG公司成功开展了第二批次、共计10台LNG罐箱多式联运,航线为大连港-日照港。经过近60小时的海陆联运,顺利抵达山东日照终端用户,成功实现国内LNG罐箱批量化海陆联运,为我国天然气能源供应提供了全新的物流配送解决方案。
在当前天然气调峰储备体系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LNG罐箱为天然气进口和调峰储备提供了有益尝试和必要补充,我国LNG罐箱业务正迎来难得的机遇,步入快速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