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3日讯(记者 韩肖 王城)1月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召开。针对自加热食品遇发展瓶颈话题,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路福平教授指出,应加大对“高效自热,安全性好”的自加热包的研究,通过研制高能效组方,开发新型的加热装置,控制或减少氢气、水蒸气产生,提高能效释放与利用需求,提高安全性水平;或开发新型物理自热装置,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污染。增强自加热装置在各种场景下使用的有效性和保障能力。
路福平强调指出,食品标准是食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是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自加热食品应注重制度完善,尽快建立相关标准法规。
自加热食品行业“短板”问题亟待破解
近两年来,以自热火锅为代表的自加热食品市场保持了强势、快速的增长势头,成为我国方便食品领域新的增长点,引领着行业朝特色化和跨界融合的方向发展。但市场火爆的背后也存在隐优。操作时的安全隐患、相关标准的缺失等问题亟待破解,自加热食品行业急需补齐短板。
中国经济网舆情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共监测到相关纸媒报道231条,新闻网站文章3624篇,移动端文章2315篇,微信公众号文章1.1万余篇,微博原发、转发13.4万余条,博客118篇,论坛发帖657条。2019年9月央视曝光自热火锅发热包存在安全隐患,自热食品被列入动车“黑名单”引发舆论对自热食品安全警示问题的关注。重庆、四川、上海、北京、江苏等地区相关舆情热度较高。
“自加热包”的安全风险应予以充分关注
自加热食品是以无火焰自加热器对食品加热,快速复热至可食用状态的产品。最早是为野外环境下的餐饮而开发的特殊方便食品。在我国,自加热食品始于军需,随着自加热技术进入民用以后,在消费升级的带动下,以自热火锅为代表的自加热系列产品得到快速发展,除了常见的自热火锅、自热米饭以外,还有自热的粥、面条、米线、汤等,种类多样,满足了消费者在更多消费场景下对热食的迫切需求。
路福平表示,尽管自加热食品安全性总体可控,但“自加热包”的安全风险应予以充分关注。由于自加热食品是利用发热剂和水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给食物加热。在自加热食品满足市场需求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自加热食品破裂”或“自加热食品温度不稳定”等偶发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自加热食品安全性的担心。
路福平分析说,在我国目前的自加热技术下,自加热食品采用的化学自发热包,军用多为镁/铁型,民用多为铝水型。不论哪种发热包,其在发热时均会产生微量氢气。如果个人食用或少量人聚集食用时,即使在密闭环境中,发热包发热所产生的氢气量也远远达不到可引起爆炸的极限。正常情况下,对正规产品按照正规操作规程食用,不会发生破裂等风险和安全性问题。
他强调,“如果在密闭环境下,众人同时食用大量自加热食品,或者自加热食品包装盒上面的通气孔被堵塞时,就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需要给予充分关注。”
需用严谨的标准确保自加热食品的健康发展
路福平接受,自加热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企业的加入。目前仅有中国商业联合会于2017年发布的《自热方便菜肴制品》(T/CGCC 8-2017 ),但由于自加热食品标准规范尚不完善,致使加入自加热食品行业的企业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从规范行业的角度考虑,行业急需严谨的标准确保自加热食品的健康发展。
路福平透露,“目前,如何建立统一的标准工作正在进行讨论中,如通过对自加热食品发热包所包含的化学成分和比例、加热强度、产氢量等指标进行规范,以及对最终废弃物的处理进行明确要求,以期通过标准的建立,提升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路福平还提示,“消费者首先要选购正规厂家产品;其次,在食用自加热食品前,要观察包装盒体是否有裂缝或挤压破损等现象,如发现加热包层的液体有渗透,则不要食用。同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来操作,不要将正在加热的食品包装直接放置在不耐高温的承载材料上,以避免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