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傅少庆卸下了照顾家庭的担子,完全交给了从ICU倒班回来的爱人,全力投入集团公司的《测井人工智能处理解释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中。
作为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国际测井公司方法与软件研究所方法组组长,傅少庆负责长城钻探海外测井四大业务的软件技术支持和保障。
今年37岁的傅少庆,自2012年参加工作起就参与一线科研,并一路收获了诸多成果,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但,这些没有让傅少庆慢下脚步。这种紧迫感和使命感,早在他还是一名江汉石油学院在校生时就悄悄积蓄。大三期间,傅少庆在江汉油田实习时听到刚从哈里伯顿买入的测井装备价格是上亿元人民币时,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惊。“我应该可以做些事改变高价引进国外设备的现状”。
读研和读博期间,傅少庆被推荐参与中国石油集团核磁测井仪器研发项目,负责数据处理方法软件的研发。由于完全是自主创新,这个课题先后经历了许多曲折,“像有一层东西总也捅不破,一直在那里摸索”。傅少庆作为核心成员一直跟着项目做了五六年,积累了宝贵的科研经验,最终软件处理效果获得好评。
多年参与软件研发的经历,让傅少庆对海外竞争靠实力这句话有着格外深刻的感受。
长期以来,海外测井市场被国际知名油服公司垄断。长城钻探要想同台竞技,就必须迈过第一道“门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和配套软件。傅少庆所在项目组的主要工作,就是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井处理解释软件产品。如果他们只是购买现成的国外软件,不仅会被限制海外服务的国家和地区,而且服务能力的提升完全被动依赖于厂商的软件更新;如果关键技术依靠外协开发,在面对市场新需求时同样受制于人。傅少庆说:“我们推动测井软件的自主研发,掌握关键技术,一方面使公司有能力快速解决一线新问题,另一方面能够拿出自主产品,让海外一线的同事在市场推介和作业服务时说话更有底气。”
让傅少庆最尴尬的是,千辛万苦研发出来的产品,尽管产品性能并不比国际知名公司同类产品差甚至某些地方优于他们,但依然很难获得客户认可。目前,斯伦贝谢、哈里伯顿等国际知名公司的软件产品作为行业事实标准,无形中给国产软件设定了一个天花板。国产软件只要和这些企业的产品结果不一致,就会被看作产品有问题。这种观念牢固,短期难以打破。面对这种情况,傅少庆和团队成员只能先根据客户要求,做出跟国际知名公司标准匹配的产品,取得客户认可和信任后,再对产品进行改造升级。
经过近8年攻关,傅少庆参与研发的CIFLog-GeoMatrix一体化网络测井软件在11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使用,累计推广应用超过3万井次。软件首次实现了长城钻探自主研发和引进测井装备的处理解释一体化,并入选2016年度集团公司自主创新重要产品目录。不仅如此,傅少庆在核磁、电成像以及随钻电阻率等测井的数据处理方法研发中,提出了多项创新方法,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件,获软件著作权10件。
一路走来,傅少庆团队的研究始终锁定于推动测井业务软件的自主研发。人手不足是他们项目乃至整个国际测井研发团队面临的共同问题。“项目组只有5个人,工作头绪多,任务繁杂,只能逼着每个人走出舒适区,自我加压。”傅少庆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下一步 ,傅少庆的目标是在智能测井处理解释软件方面做出处理精度高、操作效率高、产品质量高的“三高”软件产品。提升测井处理解释的效率,降低一线工程师工作强度,缓解海外用工紧张问题。“我们新的智能测井处理解释软件平台已经发布Alpha版本,正在加紧测试优化。”他们的工作已经有了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