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性差,油气显示不活跃,“是直接进行裸眼完井,还是下套管进行试油?”胜利油田油气勘探管理中心副经理周广清心里打鼓。
车斜791探井属于致密油藏,解释资料表明油层普遍较差,采用常规工艺试油,可能颗粒无收,下套管试油很勉强。
出人意料的是,采用组合缝网压裂技术试油,该井获得17吨的高产工业油流,而且,目前油井日产量依然保持10吨高位运行。
组合缝网压裂技术是高导流通道压裂和体积压裂技术的集成和创新。传统的压裂工艺是砂粒注入地层,利用压裂车在油层中压出裂缝,砂粒充入裂缝形成支点,砂粒间的空隙成为原油流动的通道。高导流通道压裂技术差别在于,压裂液中增加纤维,通过纤维缠绕砂粒凝聚成柱,点支撑改为柱支撑,为原油流动提供更加通畅的道路。
胜利油田油气勘探管理中心副经理周广清将其形容为油气流动铺就了一条“高速公路”,导流能力提高10倍左右,“相当于渗流变为管流”。
随着勘探目标越来越复杂,探井依靠地层天然能量愈加难以获得工业油流。目前,胜利油田三分之二的探井需要采取压裂等增产措施,其中,80%以上的井通过增产措施获得工业油流。
高导流通道压裂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探井成功率,但也有其“硬伤”——部分井“高产不稳产”、产量衰减快。
“目前,胜利油田的勘探区域大都是致密油藏,就像是磨刀石,油盐不进。高导流通道压裂技术只是压开一条主裂缝,主干道流动性好,分支通道沟通流动性差,位于细枝末节的油很难流出,因此,压裂完井投产递减快。” 胜利油田油气勘探管理中心试油室高级主管孟宪波说。体积压裂技术是造出更多的体积分支裂缝和体积分支微缝,同时对地层原有微裂缝沟通能力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增大油层改造体积,提高泄油能力。
高导流通道压裂和体积压裂技术的结合,堪称“黄金搭档”,二者的组合相当于在高速公路上建立了无数分支小路和羊肠小道,形成互联互通的交通网,打通了油藏的“七经八脉”,让油流得到充分释放。
“硬核”技术让孟宪波屡试不爽。2019年,组合缝网压裂技术在胜利油田探井储层改造中得到普遍应用,压裂23井次,有效率100%、工业油流率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