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桌面图标
手机客户端
给您推荐的项目 项目收藏夹 服务列表 付费指导 帮助中心

网站导航

阳光采招网>资讯中心> 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沈安江

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沈安江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0-09-27

在9月22日召开的《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油公司动态》发布会上传来好消息:进入本世纪,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捷报频传。特别是近年来先后发现了安岳、普光、元坝、塔中、龙岗等一批深层海相大型、特大型碳酸盐岩气田,已成为油气产量储量贡献的基石。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沈安江。他带领科研团队,为公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二代”与石油结缘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从“门外汉”成长为业内大拿

出生在新安江畔的沈安江是个“地二代”。父亲抗美援朝退伍转业后,成为浙江省金华地质大队的一名地质员。从小看着父辈们的地质锤、罗盘长大的沈安江,耳濡目染爱上了地质。1983年他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层古生物专业,1987年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攻读硕士。硕士毕业后,沈安江带着导师王鸿祯院士亲笔写的推荐信,到浙江石油地质研究所(现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的前身)参加工作,从此与石油结缘。

刚工作时,沈安江对石油地质并不熟悉。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他利用业余时间系统自学了石油地质课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他很快成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研究的骨干力量,32岁便成为研究所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研究室的掌门人。

虽然全球油气储量的50%和产量的60%来自碳酸盐岩,但在上个世纪前半页,中国就被国内外专家下了海相贫油的结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勘探的久攻不破、川中会战的无功而返,似乎都在证实“中国海相贫油”的认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相继发现了华北任丘油田和鄂尔多斯靖边气田,但从事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研究的科研人员还是纷纷转向做陆相碎屑岩油气勘探研究。

在这种背景下,沈安江依然选择在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研究的道路上执着前行。

选择少有人走的路

在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储层领域持续“拓荒”

2004年,在科研一线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的沈安江被抽调到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工作。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但他在机关工作一年后,还是决定回杭州地质研究院继续从事研究工作。“我觉得总部机关对个人而言施展的空间固然更大了,但离我最热爱的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研究却更远了。”面对别人的不解,他这样解释。

近十年来,在沈安江的带领下,科研团队针对中国古老深层小克拉通台内碳酸盐岩储层评价和预测难题,依托国家及公司重大专项开展攻关,取得三项理论创新,指导了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

一是与裂陷演化伴生的“两类台缘”和“双滩”沉积模式揭示小克拉通台内同样发育规模优质储层和生储组合,推动勘探领域由台缘拓展至台内,推动了安岳气田的勘探发现,对塔里木盆地南华—震旦系等具相似台内裂陷背景的油气勘探具有借鉴价值。二是深层碳酸盐岩储层仍具相控性、继承性大于改造性地质认识奠定了储层的规模性和可预测性,夯实了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地位和信心,推动了川西北栖霞组—茅口组等风险领域的勘探发现。三是层间岩溶和断溶体储层认识创新使勘探领域由潜山区拓展至内幕区,指导了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勘探,推动了哈拉哈塘等大油田的发现,对四川盆地茅口组等类似储集体勘探具借鉴价值。他还指出镶边台缘(或台内裂陷周缘)、碳酸盐缓坡、蒸发台地、大型古隆起—不整合和断裂系统五类构造—沉积背景控制深层碳酸盐岩规模储层的分布。

一心扑在科研上

依托集团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锻造研究利器

2017年,勘探开发研究院试点双序列改革,沈安江毫不犹豫地放弃所长岗位,选择走专家技术系列。

近十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开发了一系列利器。如建立了激光原位U-Pb同位素测年、团簇同位素测温、微量稀土元素激光面扫成像、微区锶同位素、激光原位C-O稳定同位素等特色测试技术,解决了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成岩矿物的定年、定温和流体属性示踪难题;建立了高温高压溶解动力学储层模拟技术,解决了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溶蚀孔洞预测的难题;建立了基于碳酸盐岩储层地质模型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解决了储层预测的难题;建立了碳酸盐岩储层多尺度表征和评价技术,解决了储层评价的难题。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他在碳酸盐岩储层领域相继出版专著9部、发表SCI和EI论文110余篇、发布行业标准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授权专利20件,理论技术创新成果入选中国石油2019年十大科技进展,被评为中国石油集团科技领军建功人才。

地区导航
  • 公众号二维码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