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火焰山下的吐哈气举技术中心,技术人员登录气举物联网平台,成功对万里之外的哈萨克斯坦让那若尔油田油井硬件实时操控,标志着吐哈气举“智慧”时代探索取得积极进展。
吐哈气举技术是中国石油的一项名牌技术,到今天发展了30年、“出海”整20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创造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支持了国内油田及海外的中亚、中东和非洲的能源开发和国家能源安全建设。
1991年,原产于德国、在美国发展起来的气举技术被引到中国吐哈油田,准备解决这个年轻油田的开发难题。气举采油具有举升深度和排液量调节范围大,对出砂、井斜、高气油比油井的适应性强,运行费用低和管理方便等优点,因此获得广泛应用,但到吐哈后“水土不服”。面对无实验设备、无懂行技术人员等挑战,吐哈石油人以国外先进气举理论为基础,从气举工具入手,逐步“破译”关键技术,终于,自主研制的工具逐一投入现场应用并获得良好效果。
气举技术先后在鄯善、丘陵油田建立了气举采油区,累计增产原油25.8万吨,为吐哈油田的上产、稳产做出了积极贡献,还为油田节约进口完井工具投资2499.2万元。
上世纪末,随着吐哈油田地层发生变化,气举应用越来越少,且负责研制它的单位原本不需要创效,被重新定义为创效单位。走出去,走到广阔的天地去创造效益,成为他们的首选。
2001年,已经手握专利技术的吐哈气举,进入了哈萨克斯坦让那若尔油田,没想到气举技术成为了这个油田提高油气产量的不二法宝。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吐哈用了10年,气举技术和配套产品实现“一个人提着笔记本就能赚几十万美元”的高附加值制造业,最高投入产出比达1∶20。
吐哈气举连续18年中标哈萨克斯坦让那若尔油田气举技术服务工作,让那若尔油田也因此建成全球陆上单个油藏气举技术应用规模最大的油田,应用总井数已达500多口。
吐哈气举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发展国外业务的同时,也加大气举在国内的发展力度。“吐哈气举技术”成功移植冀东南堡油田,助力建设了中国石油滩海大斜度井气举采油示范基地,实现规模高效开发;成功完成南堡油田第一口大斜度井NP13-X1091的气举作业,开创了国内滩海大斜度井利用气举采油方式进行完井的先河。
吐哈气举中心还推行”私人订制“,针对青海油田泵效低、套管小等问题,研发KPX-94小外径、大通径工作筒,解决了常规举升工具难下入问题。针对浙江油田、海南福山油田井斜大、通过性差等问题,研发KPX-103工作筒,满足了斜井带压作业要求。
目前,吐哈油田研发出两大类48种97个规格气举产品,累计获得国内外专利109项,服务全球近千口气举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