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桌面图标
手机客户端
给您推荐的项目 项目收藏夹 服务列表 付费指导 帮助中心

网站导航

阳光采招网>资讯中心> 让厉行节约成为“全民习惯”——渤海钻探泥浆公司节支降耗纪实

让厉行节约成为“全民习惯”——渤海钻探泥浆公司节支降耗纪实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0-12-18

面对市场突如其来的凛冬,渤海钻探泥浆公司发动全员立即行动起来,树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坚持从个人做起、从岗位做起、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厉行节约成为“全民习惯”。

创新技改,堵住“出血点”

“这个仪器损耗速度最快就是这根小小的阀杆,一根就要860元,现在通过改造后只需要345元,年节约成本就达6.18万元。” 渤海钻探泥浆公司研发工程师马红在渤海钻探“淘金行动”展示交流会上激动的介绍。

渤海钻探泥浆公司钻井液研发中心实验室承担各级科研项目和处理剂检测工作,日常实验量很大,而高温高压滤失量测定实验测试频率最高,因此仪器上的阀杆消耗也逐步增加,一年消耗量约为120根左右,每年阀杆费用达10余万元,是实验室仪器配件中价格贵且消耗量极高的一种配件。

为降低阀杆消耗支出费用,该公司研发室的创客们决定对昂贵的进口阀杆进行改造,他们对各类国产阀杆进行调研收集,对其螺纹型号和阀杆尺寸进行统计,与进口阀杆进行对比,经过反复分析、验证,成功完成国产阀杆的改造,功能性、安全性、实用性完全能够替代进口阀杆。

今年以来,实验室已使用40根国产改造阀杆,大幅度降低了消耗成本,打破了长期被昂贵进口阀杆制约局面,为后续进口仪器配件国产化打下了基础。

“草根”经验,解困见实招

“别看我这个袋子看起来不起眼,用起来可是省时省力的。” 渤海钻探泥浆公司技能专家王信正在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小吊袋”装卸妙招。

节支降耗想要真正省出“真金白银”,必须上下联动,全员上阵。渤海钻探泥浆公司鼓励全员创新,充分激发“基层智慧”,鼓励全体员工对生产环节进行改革创新,动脑筋、想方法,堵塞“出血点”,总结“金点子”,收获“金豆子”。

青海高原油气田高难度重点探井所用钻井液密度高,单井处理剂用量多,原始装卸方式是将小包袋装材料用铁托盘装卸,不仅劳动强度大,且反复装卸极易导致包装破损浪费。该公司职工创新推出“小吊袋”装卸妙招,以加厚尼龙布作为底部,尼龙质材料作为吊带,制作方型“小吊兜”,用吊车即可将40袋泥浆材料一次性装卸。这样原来需要5~6人共同完成的装卸任务,现在只需2人就可完成,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装卸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装卸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全过程监控,便于清点材料数量,避免装卸破损小袋处理剂散落的现象,不仅节约了材料成本,还杜绝了出现环保问题。同时,“小吊袋”还可以重复使用,进一步节约了材料成本,较原始装卸方式节约十余万元。

全员合力,点滴“抠”成本

11月11日,渤海钻探泥浆公司召开务虚会,会上所有汇报全部以PPT形式呈现,不出现打印材料,这是渤海钻探泥浆公司从点滴做起,开展节支降耗的一个缩影。

该公司各科室、部门积极响应无纸化办公号召,除必要文件需打印外,均使用电子版资料,纸张使用中执行双面打印、充分利用,对于非涉密材料通过OA系统、腾讯通或微信形式发给有关人员即可,这一举措既提升了办公效率,又节省了纸张浪费。同时推进宣教无纸化,组织全员学习制作电子书,一些纸质资料都以电子版形式下发,切实让无纸化办公成为一种常态。今年,通过无纸化办公节约成本3.76万元,较同期降低54.79%。

该公司食堂采用“预先报餐、精准计算、按量打饭”等方式倡导勤俭节约之风,食堂人员从食材分量上做到了精准计算,从源头上避免了浪费,在餐桌、墙面等显眼位置设立“拒绝浪费,光盘行动”的提示卡,进一步加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教育,切实培养干部员工节约习惯,在全公司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此外,各岗位员工均立足本岗在“厉行节约”上花心思、下功夫。人员不仅参会将未饮用完的矿泉水带走自用,还随时检查楼道、办公室照明灯开启情况,更换LED节能灯管……让渤海钻探泥浆公司“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行动蔚然成风。

地区导航
  • 公众号二维码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