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套炉出温48℃,集输加热良好,伴水量调整后每小时1.5方,符合生产要求。咱们这个独门秘笈真是增储上产的利器。”
3月8日上午,西北油田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一区职工马斌、王寿军来到S65井开展新一轮巡检。精细调整油井参数的过程中,他们一边对照着手中打印好的“独门秘笈”,一边精细调整油井参数,保证油井“身强体健”。
S65属于单元注气受效井,目前日产稠油26.8吨,超过了采油区90%的油井单产,是典型的“宝贝疙瘩”。但在春节前,S65井回压升高频繁扫线,却让当班员工伤透了脑筋。
马斌、王寿军说的“独门秘笈”就是“重点井管理提示卡”,管理区专门为经常频繁洗井、扫线,影响生产时效和产量的异常井“量身定做”,一井一策,一井一卡,精准剖析,对存在问题、应对策略、过程风险、操作要点、异常处置等全部给出“标准化答案”。
“提示卡”岗位员工人手一册,并在对应的油井现场醒目位置张贴。当油井出现异常时,岗位人员可对照提示卡内容,迅速有效采取应对措施,最快速度化解风险隐患,提高生产时效。
每个提示卡就一张A4纸,看似简单,得来却并不容易。它是采油管理一区总监何云峰、副总监邓波以及集团公司技能大师毛谦明等人凝聚心血、合力攻关的智慧结晶。
去年以来,随着塔河二区、四区单井注气、单元注气不断深化,油质变稠,部分重点井频繁出现电流高、回压高、间歇性抽喷等现象,少数井口要么忽然一股油、一股气,要么忽然全是水,很快又什么也不流。造成生产现场不安全因素增加,同时影响生产时效,降低了油井产能。
“采油一区油藏类型多,开发工艺复杂,高含硫、高含沥青质、高粘度,异常井治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从被动治理到主动预防,认识的突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随着今年西北油田增储上产攻坚战全面打响,何云峰等人顶着南疆冬季零下十几度的低温,连续多日坚守现场,反复调整注采比例,仔细摸索温度、伴水与粘度、回压等的关联与影响,终于守到“冬去春来”。
“很多异常井都是老大难,秉性脾气也不一样,我们集中力量开展攻关,一口井一口井地过筛子,就好比给‘病人’做CT,逐点逐项摸清内在规律,一定要啃下这些硬骨头。”毛谦明说。
他们将全区所有异常井按重要程度分类,通过分析油井的粘温曲线、乳化情况、生产状态,从井筒、地面集输和站库运行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对异常出现频次最高的井进行生产动态分析,仔细评估现阶段生产异常风险,对原油物性含水、加热炉运行、加药、伴水和间喷井启停机时机等参数,逐项明确防范措施。
在第一批30口重点井上全部运用上“独门秘笈”后,油井异常迅速减少。截至目前,该区异常井次下降37%,影响时间下降24%,每月减少产量损失102吨,节约应急作业费用15万元。
“下步我们还将进一步推广重点井管理提示卡,让所有油井都发挥最大潜能。”何云峰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