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回顾了2021年工作,安排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务和重点。
梳理发现,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变,一方面立足主责主业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另外一方面,继续服务全省中心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
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生态环境保护更加突出系统治理,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统筹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更加强调项目开路,投入近30亿元改善空气质量;提出了更高的工作标准,空气优良率要达到90%以上,国考断面Ⅱ类以上水质占比要达到70%;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89.5%
水质优良断面占比96.1%
2021年,四川省成功承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在全国率先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学校、进农村“两进”活动,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完成2021年国家下达的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任务,中央对省(区、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2019年、2020年我省连续两年获评“优秀”等次,全省细颗粒物(PM2.5)浓度31.8微克每立方米,优良天数率89.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在10个经济大省中位居第4位。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断面占比96.1%,无V类和劣V类断面,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黄龙溪国考断面水质连续19个月稳定达Ⅲ类,金川八一电站问题整改全部完成,完成赤水河流域小水电清理整改综合评估复核及环境影响评价,黄河流域水质常年保持Ⅱ类。全省土壤环境保持总体稳定。
落实中央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推动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和西部碳交易中心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服务成渝中线高铁等65个合作共建重大项目。继续试行环评预审制,对长宁区块页岩气一期工程等344个项目实施环评预审,涉及投资1466亿元。省政府出台巩固污染防治成果行动计划,未来两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228亿元,拉动市县和企业投入280亿元。创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工作,新增审批绿色信贷318亿元,落实政府债券193亿元,拉动社会投资386亿元。
全省上下高质量配合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受到中央督察组肯定,四川被确定为第一档次,预计今年底全省问题整改完成率可达64%。2021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通报我省突出问题9个,较前三年大幅下降。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基地28个。
29.8亿元直指大气污防
空气优良率达到90%以上
新的一年,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突出以项目为引领,用更高的标准统筹谋划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出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意见》,推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细颗粒物(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例等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要求,空气优良率要达到90%以上,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7.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具体到蓝天保卫战,将安排大气污染防治项目78个、总投资29.8亿元。开展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专项整治和夏季臭氧、冬季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抓好春节前后等重点时期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强力推动大气质量改善。
“在碧水保卫战中不仅注重水中,还注重水下生态修复。”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表示,将安排“行动计划”项目55个、总投资6.6亿元,紧盯8个未达标断面制定“一对一”达标方案,推进全域美丽河湖建设,力争Ⅴ类和单月劣Ⅴ类稳定消除,198个国考断面达标,Ⅱ类以上国考断面水质占比达到70%,更多市(州)进入全国水质排名前30。继续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确保全省65%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安排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共34个、总投资2.8亿元,确保土壤环境总体安全可控。
同时,统筹做好中央和省级督察问题、国家移交和地方自查长江黄河问题整改工作。启动新一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持续传导压力,探索对企业开展例行督察,对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专项督察,特别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督察,完善调度通报、约谈约见等举措,坚持每月常态化“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定期制作警示片,对重点问题实施省级督办,出台多项措施逗硬考核,拟对考核排名后5位的市(州)和省直部门进行约谈。
100个近零碳排放试点
撬动绿色贷款400亿元
今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继续坚持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发展大局,一手抓减降碳协同增效,一手抓绿色低碳产业服务保障。
加快出台《四川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构建降碳评估考核体系,建立碳市场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启动100个近零碳排放试点建设,深化成都、广元国家低碳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将能耗“双控”、“两高”项目、碳排放总量、碳强度、碳清缴纳入省级环保督察。
一以贯之,继续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开展环评预审,共同推动风光电及其配套电网建设、天然气(页岩气)清洁能源产业项目环评。拓宽投融资渠道,继续支持引导银行专项贷款400亿、一般债券100亿、绿色金融债券100亿,办好首届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和环保基础设施招商会,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着力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态系统、重点生物物种及重要生物遗传资源监测调查。
同时,着力提升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出台《四川省岷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研究制定玻璃、陶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加快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机制,出台四川省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空气质量激励约束办法,推动建立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和黄河流域跨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