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西街道垃圾分类科普基地,街道职工用厨余垃圾制作的肥料种植蔬菜和花卉。
厨余垃圾处理“神器”。信息时报记者 蔡晓素 摄
信息时报讯(记者 蔡晓素)吐掉的水果皮,每天的剩饭剩菜,还有吃不完的零食……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垃圾,你会怎么处置?在南华西街道垃圾分类科普基地,里面住着的一台“神器”,可以帮助大家轻轻松松地把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变成肥料后的厨余垃圾,可用于种植科普基地中的各种蔬菜、花卉。据了解,街道还会定期向街坊派发有机肥料,让居民感受垃圾分类的意义与成果。
变废为宝 餐厨垃圾成有机肥料
番薯叶、茄子、豆角……在滨江西路人民桥下的南华西街道垃圾分类科普基地,记者看到不是各种宣传展板,而是各种新鲜蔬菜。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农作物都是由厨余垃圾“制作”出来的有机肥料培育而成的。
让人好奇的是,厨余垃圾究竟是怎样变成有机肥料的呢?在科普基地旁边的南华西街道餐厨垃圾处理示范点,记者见到了这台餐厨垃圾处理“神器”。只见保洁员轻轻按动操控屏上的按钮,机器自动将垃圾在进料平台进行精细分拣,然后通过微生物资源化系统,对厨余垃圾进行减量无害化处理。期间,厨余垃圾在机器中经历了破碎、脱水、烘干、发酵、厌氧反应等工序,最终生成有机肥。“将餐厨垃圾变废为宝,是真正实现垃圾减量,可促进资源绿色再利用。”街道武装部部长周昌球说。
据悉,这台餐厨垃圾处理“神器”,每日可以处理500公斤的餐厨垃圾,而生产出来的有机肥料除了可供应科普基地种植蔬果和花卉外,还会定期派发给居民种花。“目前科普基地里种了茄子、豆角、辣椒等,菜圃一直丰收,说明营养土肥料丰富。我们站里工作人员都不用买菜了。”一名保洁人员告诉记者。
不断创新 自制垃圾箱普及垃圾分类
作为广州市首批垃圾分类先行试点街道之一,南华西街道自2011年4月1日起开始推行广州市垃圾分类“三大范本”之一——“垃圾不落地”工作模式,为广州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进行有益探索;从2015年起街道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工作模式至今已基本实现全覆盖,每天投放时间为06:30~09:00时,17:30~22:00时,实现一般居民自主定时定点投放,特殊群体安排定时上门收集,居民参与率达100%。
近年来,街道环卫工人结合本街道实际情况,自行设计273个新型垃圾分类投放箱,以及45辆手拉式保洁车。新型垃圾箱和手拉式保洁车不仅美观实用,箱体和车身别印上了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和责任区制度内容。其中,增设了电子宣传语音功能的手拉式保洁车,可以通过流动式的立体宣传,让居民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和责任区制度的内容与知识,提高居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为提高街坊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街道还推行“分类积分宝”模式,设置旧衣服回收箱。通过升级建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垃圾分类宣传驿站,制定《关于慰问参与分拣餐厨垃圾工作人员的办法方案》,调动环卫工人参与实施垃圾分类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