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正在抓紧组织编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初步考虑制定更加积极的发展目标,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在近日举办的第六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作出上述表示。
任育之透露,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初步考虑是制定更加积极的发展目标,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秉持市场理念,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由“补贴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加强科技创新,巩固提升可再生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宽应用场景,培育可再生能源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他进一步表示,制定更加积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科学有序推进水电建设,统筹推进西南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举,大力推进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开发,积极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天然气特别是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发展;积极推进地热能多元化开发利用。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34亿千瓦,占全国电源总装机容量比例超过40%,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根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占比要提升至25%,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市场普遍预期,到2030年新能源总装机将不少于16亿千瓦,风电和光伏的暴发式增长已经是确定性事件。截至2020年底,我国风电和光伏累计装机为5.3亿千瓦。尽管增长空间不小,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处于主体地位的新能源,与作为能源互联网中枢平台的电力系统如何协同发展,仍面临很多的问题和挑战。
“要着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推动电网智能化升级;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高水平消纳利用。”任育之表示,“十四五”期间,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发展市场竞争力。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提质增效;加强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与市场机制的衔接,健全完善电力市场,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
他还认为,“十四五”期间,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等以智能化为特征的可再生能源新兴业态将加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