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孟飞,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吴鑫华,苏州市工信局大数据处处长卢剑荣,苏州市工信局大数据处丁天龙,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杨小波,苏州工业园区科创委数字创新处处长陈永财,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周村,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明新国,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e-works总编CEO黄培,工业母机产业董事长刘澄伟,苏州千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军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苏州千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军发表开幕致辞
在大会上,苏州千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军发表了开幕致辞。赵建军表示,工业软件作为支撑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重要性不断突显。千机智能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复杂曲面数控加工技术以及相关软件的研发,成功推出了完全自主可控的CAM软件,实现了国产化替代的初步目标。回顾历史也表明,走自主创新之路,掌握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工业软件是解决我国战略性领域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实现制造业向高端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杨小波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杨小波发表了欢迎致辞。杨小波表示,苏州工业园区于2001年率先启动工业软件的创新工作,经过20多年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持续推动,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扩大,涌现了一批名企、名品,建立了覆盖制造业端到端、全链条应用的工业软件服务能力。千机智能作为江苏省信创先导区的核心参与单位,成功研发了多款自主可控的国产软件,填补了国内航空发动机软件产品的空白,在当前国内工业软件严重依赖进口的背景下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孟飞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孟飞分享了软件测试工具研究与实践,重点介绍了静态缺陷检测、可视化自动单元与集成测试、嵌入式系统全数字虚拟仿真测试、基于模型的设计仿真与代码生成四个工具。杨孟飞表示,软件的可信开发、保障方法与工具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对可信保障方法进行研究和工具化;另一方面需要探索软件的智能化开发和测试。同时,软件工程的理论方法一定要面向需求,一定要工具化,一定要走向实际应用。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吴鑫华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吴鑫华带来了“金属3D打印,认证及自动化”的主题分享,详细介绍了以选择性激光熔化、喷粉工艺为代表的金属3D打印技术,适航认证方法研究和应用案例,以及产线自动化等内容。吴鑫华指出,3D打印工艺或产品的认证离不开基础材料的研究,3D打印高温合金的持久性能对其应用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打印装备的自动化对减少人工和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明新国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明新国以“数字经济时代的自主研发设计创新体系建设”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明新国表示,自主研发设计创新体系的理念是“开发正确的产品并把产品开发正确”,目标在于提升企业新产品研发设计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化体系,新产品研发设计需要具备“新产品研发设计与管理流程,流程中所使用的理论、方法、技术、工具、系统,以及产品型谱/项目/创新/知识的管理”这三大能力,并需要组建集成产品开发团队去实施。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e-works总编CEO黄培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e-works总编CEO黄培分享了国产工业软件技术与生态发展的观察。黄培认为,工业软件的发展需要学术界、工业界与工业软件企业多方协作,既需要借力资本市场,又不能被过度追求短期回报的商所左右;产品架构的先进性、开放性、集成能力、平台化、可配置能力以及厂商的服务能力水平,对于工业软件应用至关重要;我国研发数字化软件厂商在CAD、CAM、CAE、PLM的自主版权软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突破。
苏州千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军
苏州千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军阐述了国产CAM软件如何赋能智能制造。赵建军表示,智能制造在数控加工领域面临高质量刀路创成、质量控制、离线检测效率低成本高、再制造的挑战,基于此,千机智能开发了通用数控编程QJCAM.Expert和自适应加工QJCAM.Fit两款CAM软件。并且,千机智能CAM软件与NC系统融合为国产数控机床赋能,典型应用场景包括五轴编程与加工、特征结构自适应加工、3D打印件自适应加工、整体叶盘线性摩擦焊自适应加工等。
苏州千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海锋
苏州千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海锋在本次论坛上发布了全新软件产品“千机CAM”。孙海锋介绍,基于工艺融合、深度服务、自主研发、开放包容的理念,千机智能推出了QJCAM统一平台,由数控编程、在机测量、自适应加工、专用CAM、产线自动机等模块组成,集专业高效、智能编程、技术领先、自主可控、开放平台、国产适配的优势于一体。未来,QJCAM将进一步夯实基础技术的开发,沿着通用、SaaS、专机的方向,不断扩大产品生态价值。
工业母机产业董事长刘澄伟
工业母机产业董事长刘澄伟分享了工业母机产业发展如何支持工业软件健康发展。刘澄伟表示,工业母机产业发展的设立旨在支持工业母机的高质量发展,主要方向围绕“高端主机装备、数控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先进检测设备及专用材料、专业软件和配套服务、解决方案和下游用户”五个类别。
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谢杰君博士
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谢杰君博士分享了数控系统与国产CAM软件一体化融合的现状。谢杰君表示,在数控系统与国产CAM软件的融合方面,我们与千机智能联合攻关,开发旋转测量、二次测量特色功能,编程-加工-测量与补偿一体化解决方案;基于千机智能的QJCAM二次开发平台,集成粗加工进给速度优化功能、精加工全局速度优化功能,编程-优化-加工一体化解决方案。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专家张森堂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专家张森堂详细介绍了国产工业软件在航空发动机的制造应用。张森堂指出,航空发动机产品面临高效能数控加工的实际需求,NC程序编制应当多维驱动,适应性数控加工为国产工艺软件产业化了有效的技术途径,一是基于工艺端,通过CAD/CAM/CAE集成应用来实现国产工艺软件的产业化;二是基于加工端,通过CNC+PLC+CAD/CAM/CAE集成应用来实现国产工艺软件的产业化。
31所苏州智能制造中心主任、航天科工空天动力研究院(苏州)副总经理罗远锋
31所苏州智能制造中心主任、航天科工空天动力研究院(苏州)副总经理罗远锋讲述了空天动力制造类工业软件的需求。罗远锋表示,空天动力装备的核心部件制造急需实现软件的自主可控,建议重点用户应积极向国产软件开放应用验证渠道,帮助国产软件迭代提升;发挥国产软件优势,开发适合国内制造需求的工业软件;搭建国产软件、装备、与用户企业的联合研发平台,构建研发联动机制;国产软件应该开展全领域、高端化的系统布局,实现自主可控。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韩明珠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韩明珠分享了国产CAM软件在能源装备制造行业中的应用。韩明珠指出,由于能源装备行业的产品结构复杂,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高,因此对CAM软件提出了严苛要求。目前国产CAM软件在加工参数定义、变余量参数、刀具标准化方面优势突出,建议国产CAM软件未来能进一步模型案例、新增实物仿真和配置定制模块,以满足用户的不同应用需求。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床事业部技术总监李冬冬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床事业部技术总监李冬冬分享了千机CAM软件在激光加工中的应用。李冬冬表示,豪迈数控机床具有“需求有保证、迭代有基础、过程全控制、经验积累多”的特色,广泛应用于精密模具、3C、医疗、透平机械、汽车等领域。千机CAM软件具有参数化编程、支持多种刀面构造、工艺参数库、可定制标准刀模板、支持自动化加工的特点,有助于豪迈机床解决超硬刀具激光加工的问题。
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明山
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明山阐述了复杂零件高动态五轴加工机床的关键技术。他围绕“面向工艺的五轴机床拓扑设计、GNC60系列高性能五轴数控机床控制算法、GNC60系列补偿技术、GNC60系列伺服驱动及电机技术高动态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宋明山表示,科德数控专注于高端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的技术突破和精密制造,产业链布局完备,产品自主化率达85%。
东莞市埃弗米数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永生
东莞市埃弗米数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永生介绍了“自决策”五轴加工中心。黄永生表示,国产五轴设备在静态精度方面与进口产品差距不大,但在动态精度、精度稳定性、精度持久性方面尚存在差距,需迎头赶上。埃弗米拥有三大系列、十二款热销产品,年产200余台五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精密模具,新能源汽车零件,医疗等行业。希望若干年后,国产五轴机床和国产CAM软件都能得到飞速发展!
最终,本次大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同步展开的线上直播也吸引了大批不能到场的观众的关注。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推动了国产工业软件在产业供给、行业创新应用、产业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对国产工业软件未来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工业软件是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转型的核心,其应用水平、集成能力和应用成效,直接关系到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期待国产工业软件加大发展力度,早日实现自主创新的华丽蜕变,助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