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了几十年的重磁电勘探技术如今有了新作为,针对极复杂山前带和火成岩勘探,勘探开发研究院充分发挥该技术独特优势,对地下构造识别精度提高20个百分点,指导部署的哈山101井试油获高产油流,并上报规模预测储量。
重磁电勘探技术是重力、磁力、电法勘探技术的合称,该技术曾在上世纪石油地质普查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最大的特点是不受地形影响,而且快捷便宜。”胜利油田勘探方法研究室主任师郝志伟说。
不同于地震勘探利用速度、密度,重磁电勘探主要利用岩石的密度、磁性及电阻率差异,因此它在解决大尺度构造、岩性识别方面具有特殊优势,主要用来查清盆地结构和预测重点勘探区带。
随着勘探程度不断深入,勘探目标变得更为复杂、隐蔽,科研人员也需要拿起“放大镜”开展精细勘探,这对于“粗放式”的重磁电勘探技术提出了新要求。
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科研人员取长补短,开展重磁电震联合勘探技术攻关。胜利油田勘探方法研究室胡加山介绍,重磁电勘探在有些地区可以弥补地震资料解决不了的构造、岩相识别等问题,而地震资料则可以弥补精细识别的问题。
山前带和火成岩是胜利西部探区两个主要的勘探阵地,勘探潜力大、领域广。但由于山前带构造交错纵横,火成岩的岩性岩相空间分布十分复杂,导致这里的地震资料普遍存在品质差、分辨率低的问题,山前带的构造建模、火成岩岩性岩相预测成了在这里深入勘探的“拦路虎”。
应用重磁电震联合构造建模技术,科研人员改善了地震成像质量,实现了复杂山前带构造解释模型的精确建立,指导部署了10余口井位。与常规单一技术相比,重磁电震联合构造建模的精度可以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为山前带构造圈闭、地层识别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科研人员利用研发的磁震协模拟技术,实现了对研究区石炭系火成岩储层的精准预测,2019年底依据预测结果在车排子地区部署的排690井获得成功,并落实规模储量阵地。
这些年,勘探方法研究室依托先进的重磁电震联合技术并配合地质综合研究,先后参与胜利西部探区井位部署40余口,为胜利西部探区勘探发现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勘探开发研究院成立的“重磁电震联合勘探技术实验室”,既是胜利油田第五届重点实验室,也实现了中石化重磁电震联合勘探技术实验室“零”的突破。依托这一创新平台,勘探方法研究室潜心科研攻关,创新形成了多项先进的重磁电震联合勘探研究技术,并在复杂山前构造带和火成岩特殊岩体等领域勘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不仅在胜利西部,近几年,科研人员在东部老区重点针对潜山、砂砾岩等特殊勘探领域,在利津、阳信等地区开展时频电磁勘探,通过重磁电震联合攻关,为潜山及砂砾岩体刻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展望未来,搞了一辈子重磁电勘探的胡加山说,他相信这项技术定会找到新的方向,焕发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