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主动对标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化工园区标准,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着力打造国内化工园区新高地。
淮北煤化工基地通过聘请全国顶尖专家编制《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合理配置水、电、燃气、蒸汽、污水处理、消防等配套设施,建成集输送工业气体、液体物料、工业清水、废水等为一体的综合管廊,特别是引入法国苏伊士环境集团建设世界领先的工业固废处理厂,引入上海晶宇环保公司建设废水“零排放”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污水和燃烧固废产生的蒸气通过综合管廊供应企业循环使用,全程绿色无污染。同时,投资20亿元建设煤化工快速通道,基地至市区车程缩短50%、时长减至40分钟;积极推进淮-宿-蚌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建设的高铁淮北南站距基地仅15分钟车程,3小时可达京沪;投资10亿元完成了浍河航道疏浚,正在建设1000吨级浍河航运港口,配套危化品专用运输码头,基地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优化营商“软环境”,做好企业“服务员”。基地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全程代办机制、项目推进领导包保责任机制和“店小二式”服务机制,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实现从项目签约到建成投产全程“零障碍”。严格落实降成本“新20条”,深入实施“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大力推行入驻载体返税、关键设备投补贴、科技研发补贴等奖补政策,进一步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和范围,打好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等组合拳。目前,与沪苏浙地区相比,基地企业平均总建设成本低20%至35%,劳动力成本低30%至40%,生活消费成本低50%以上。
积极推进基地与淮北矿业、市直有关部门、濉溪县的协调联动,成立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设指挥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依托煤化工基地,加快建设南部次中心,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持续优化基地干部队伍结构,积极推进园区人才管理和薪酬分配改革,有效激发干部“敢于创新、勇于作为”的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