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水电、核电、新能源发电等清洁能源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发电形式。它们与传统火力发电一起构成了我国完备的电力工业体系,推动着能源清洁化的不断发展。
在清洁能源中,新能源的发展潜能巨大,风光无限。新能源发电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风力发电,目前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等形式。截至2019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2.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2亿千瓦,分别占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10.4%和10.2%。风力发电量4057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量2238亿千瓦时,分别占发电总量的5.5%和3.1%。新能源发电可让我国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近2亿吨,降低排放二氧化碳5亿吨。
近年来,拥有良好全天候发电性能的光热发电设计技术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新能源发电呈现两个转变:一是市场从政策导向型向市场决定型转变;二是技术从“波动随机型”向“友好可控型”转变。在此背景下,能够多能互补的基地型大规模综合能源,以及能够灵活独立运行的分布式能源,就成为新能源发电的主流建设方向,从而需要相关设计技术的刚性支持。
考虑到我国的资源禀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火力发电仍将扮演“压舱石”的角色。因此,进一步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尤其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火电应用技术提升的关键。
目前,一些采用先进设计技术的示范项目正在建设,如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参与的采用高位布置、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术的神华锦界电厂三期项目,采用高低位布置双轴二次中间再热技术的申能平山电厂二期项目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是火电设计技术又一次革命性的尝试。同时,开展产业合作,形成不同行业、产业间能源利用形式的互补,实现资源梯级利用,形成跨行业的能源耦合,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而降低排放总量,将成为我国能源革命的新方向。
在引导火力发电继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大幅提高水电、核电、风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电力占比,形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电源结构,是我国电力系统转型、建设新一代电力系统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能源转型的主要支撑。
对于清洁能源的开发,应以提高消纳为目标,以储能技术为突破口,依托精细化功率预测、优化调度、储能集成等手段,以煤电风光储一体化、水电风光储一体化、风光储一体化、风光热储一体化为主要模式,建设一批系统友好型的综合能源基地。
同时,在保障受端地区电力安全的基础上,促进送端地区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带动能源电力产业转型升级。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设计的张北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鲁能海西风光热储示范工程就是践行以上理念建设的综合能源基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