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至1月12日,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发的智能柔性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在营88-斜11井进行现场试验,在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40555试验井队的全力协助下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石油钻井再添利器。
钻井院工艺研究院是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唯一一家科研单位,经过近50年的发展建设,形成集研发、中试、制造、服务于一体的科研孵化平台,以25435和40555两支试验井队为核心的中石化胜利研究中心钻完井技术现场试验基地,肩负着钻井新工艺、新技术、新仪器、新设备现场试验和推广应用任务,先后为中国石化SINOMACS旋转导向系统、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自动化钻机、钻井液在线监测系统等自动化、智能化高端技术成果转化立下汗马功劳,2020年为等井径膨胀管尖端钻井技术保驾护航,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试验成功的国家。
2020年,在得知中国科学院成功研制出6.75英寸智能柔性旋转导向系统,亟需寻找试验伙伴的情况后,钻井院主动与中科学取得联系。经过多轮深入交流,中科院对钻井院取得的众多科技成果表示赞叹,对钻井院优质的试验平台表示高度认可,当即就转导向钻井系统试验达成合作意向,并于短短一个月内迅速敲定试验井位,正式展开合作。
为确保试验安全顺利实施,钻井院40555试验队与中科院技术人员共同讨论制定了详细的试验方案,明确了试验内容、试验程序和安全管控方案,确保试验井段、试验钻头、钻具组合、钻井液性能等技术措施达到最佳状态。
试验过程中,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分别在1834米至1864米、2495至2888米两个深度段开展了测试,累计进尺423米,系统连续工作101小时,成功完成了直井造斜、稳斜和扭方位等功能。导向钻进过程中最大造斜率为每6.8度/30米,成功命中预定靶点,实现了对钻井过程中井眼轨迹的高精度控制。
此次试验验证了中科院智能柔性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的功能性和可靠性,双方一致认为该系统具备完成“一趟钻”工程技术服务的能力。中国科学院对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及钻井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将进一步扩大双方合作范围和合作领域,在科研、试验、新技术新工具推广应用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