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石则是天地大美的集中体现,承载着无言之美。
坚毅如石、质朴如石、淡泊如石、沉稳如石。陆游亦曾在《闲居自述》中慨叹“花若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这些年,家中客厅搁架上、办公室电脑案前、储藏室木箱里陆陆续续填满了来自祖国名山大川、五湖四海,抑或乡野村落捡拾而来的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的石。
爱石、惜石、懂石,顽石几近痴迷。好在家人们爱护,每每远足,丈夫和女儿总是争先恐后的帮着我,四下里寻觅石的芳踪,一个个峻峭清奇、秀丽灵动、古朴自然的石安然静躺与湖泊、岸边、山脚,与家人一同细心采撷归来,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颗颗静怡恬淡的灵石,还有那份沉甸甸的亲情滋养。生命里的小美好,因石而更加绚烂,一家人享受远行,沐浴风雨、亲吻大地、感悟芬芳,美好时光,温暖笑容,令人沉醉不知归路。
古人曾总结过赏石“六道”,即“石道人道,以石悟道;石身人身,以石修身;石性人性,以石养性;石缘人缘,以石结缘;石乐人乐,以石寓乐;石情人情,以石陶情。”掌中山河、案上乾坤。石虽不言,我却自谙深意,观其沧桑古韵,赏其清雅灵秀。与石对话亦是修心,静观则如览宇宙大千,轻抚则纵情万水千山,在钢筋水泥禁锢下的快节奏里,得以寄托林泉之思。
赏析把玩之余,我又萌生了描摹之意,尽管从未习过丹青,恐谓胆色过人。拙劣提笔,静心勾勒,横平竖直、色彩晕染间不觉忘了时间空间自在、忘了工作生活之扰,那份空灵、闲适,只需心领神会,无法述诸笔端,只觉词穷。
女儿怡然,在我潜移默化下亦爱上了石画。从采石、磨石、构思、绘图、着色,我毫无保留倾囊相授,过足了为人师之瘾。女儿聪慧学的认真上手极快,已有作品作为生日之礼赠与学友,大受褒奖之余,将前浪拍死在沙滩之势汹汹,我亦笑着迎战。
疫情期间,在多数人苦于足不出户的憋闷时,我和女儿却纵情于山水灵石间,祖国山河春正茂、乘风破浪展风华、喜上枝头捷报传、执子之手共偕老。伏案提笔,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那些蜿蜒的诗情,流水的画意,淌过我们静宜无声的时光,流动的灵犀绽放在山水林石间,石里画外都是秀丽。一花一木,一峰一姿、一石一态,都浸润了我们全部的爱,不求完美无缺,只为心之所安。山河交错,天高云阔,花开,林静,鸟鸣,鱼戏,云雾下、溪声里,邂逅一个澄澈梦幻的石之界。
在快节奏的当下,留一份淡然已是奢侈,喜欢石、画那份淡然恒久的美,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于时光深处,浅思淡行,盈一抹领悟,收藏点滴快乐,期许岁月静好。
石无声,画有情。一笺烟雨,半帘幽梦,一弯浅笑,万千深情。于无声处倾听凡尘落素,在喧闹世间,我们都需要一隅安放灵魂,这藏石之隅便是我感悟生灵,放松身心的心之所往。
石有灵,画有心。石之美,不在它的绚烂,而在它的平静。画之美,不在它的艳丽,而在它的平和。唯平和才见广大,唯平静才知深远,拥有了心的平静,豁达的懂得,一切安然。
窗外庭院深深,屋内静逸怡人,让人舍不得离开那一盏茶,一本书,一方石。唐朝诗人韦应物曾吟: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而我有一方石,足以醉风尘。人与人相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