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扎根油气战线、埋头科技攻关,
风雨兼程,求索增产增效之道,
油井降躺、二氧化碳驱增油、注水管理提升……
与生产难题博弈,
与潜力点“较真”。
他是刘松林,江苏油田2020年度双文明劳动模范,油田采油气工程高级专家。
1985年毕业后,他先后在采油一厂、工程院、开发处等工作,从一名技术员、工程师逐渐成长为油田专家。近年来,他带领团队申报采油气工程专利12项,有6项获油田以上科技进步奖。
“躺井率指标居高不下,要向难题治理‘动真格’”
2017年,一厂月躺井率高达4.03%,平均每月躺井接近39口,红通通的指标数据让刘松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白天他带领团队奔波于各个作业现场,查看井下管柱结蜡垢、腐蚀情况,找寻不同区块不同油井躺井原因,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召开季度疑难井分析会审,考核躺井责任方。夜晚,他与大家围坐一桌,加班加点讨论对策方案。
“刘总时常拿着方案资料突然跑到我们办公室来,与大家商讨,有时灵光一现的一个思路、一种想法都要赶紧推理下可行性。”在技术人员眼里,刘松林事无巨细。
在基层班站开过井筒治理分析会,刘松林都会顺路到附近生产班组转一转,找负责人聊一聊,把更多现场情况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
要做到设计精准、管材精良、施工精心、管理精细,就要从几方面入手治理,刘松林带领团队逐渐形成了“方案+技术+管理”三位一体治理思路,拿出了“地面+井筒+地层”三管齐下治理方案,减缓了躺井势头。2020年,刘松林带领团队成功将全厂月躺井控制在2.17%,达到中石化上游领先水平,将高躺井率的箭头压了下去。
“注水开发提升更要精细,我们还有潜力可挖”
老油区注水系统存在老化低效情况,水井情况不一,大斜度、薄隔层、小井眼等特殊水井更是需要不同的分注技术,刘松林又把攻关方向瞄准了注水开发提升。
夏日炎炎,刘松林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井场站库,核实每个注水区块现状,测试千台注水设备性能,开展注水大调查。三个月来,他们摸清了全厂注水管理问题和薄弱点,为下步优化治理提供了第一手真实资料。
开展陈堡污水生化系统、真武注水站等重点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改造、探索了油泥油砂无害处理与资源利用工艺技术、采用增压和降压实施增欠注井治理工程、成功应用测调一体化、智能分注等四项水井工艺技术……在年度总结汇报上,刘松林和攻关团队拿出了满满的成绩答卷。
2020年,一厂水质达标率从2016年的77.5%提高到83.5%,注水层段合格率和分注率较2016年分别提升5和10个百分点。
“刘总您也快到了退休年纪,该轻松些别这么拼了。”面对同事的劝说,刘松林总是说:“只要组织需要,我理应冲在前面。”
今年“注水管理提升年”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刘松林紧锣密鼓安排把关油田首口压驱注水试验后,又赶往华东油气分公司学习交流电驱泵压驱技术,协调厂家探讨应用可行性,减少噪音,降低成本……
“二氧化碳驱油突发状况,要敢于正面‘硬碰硬’”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二氧化碳驱油工艺是补充地层能量,提高难动用储量采收率的有力手段,推行此项工艺迫在眉睫。2017年底,一厂开始逐步铺开二氧化碳驱三次采油工作,花26区块在开始二氧化碳驱注入后,部分井逐渐出现井下油管断裂、套管破损等情况,大大制约了整体进度。
“是选井问题还是工艺问题?我当时急得成宿睡不着觉,和几个技术人员硬生生坐了一个晚上,全面重新审查选型管柱型号、材质……”刘松林回忆起那段日子,紧张、焦虑……所有情绪涌上心头。
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不怕道路遥远。在刘松林和团队潜心攻关下,两种全新的二氧化碳注入管柱设计应运而生,大大保证了井下气密性效果。他们严格把控施工质量,逐步形成了注二氧化碳标准井口设计、综合防腐技术等完备体系,二氧化碳驱施工井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2020年,该厂对5个区块7口井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5万吨,实现增油1.1万吨,较计划指标超产3000吨。
成绩不是终点,一体化插管采油、一体化防污染洗井……如今,刘松林又朝着低成本作业、智能注采新技术新工艺研究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