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测井公司CPLog高温成像测井装备研发团队首次在塔里木油田库尔勒6600米深的标准井中,应用最新的iWAS地面系统,顺利完成了阵列声波、阵列侧向和阵列感应3种成像仪器大组合测井试验。现场资料表明,作业时效、成像质量均达到国际同类主流产品水平。
近年来,随着钻井技术的进步,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不断取得突破。然而,在6000米以深的深井、超深井中,常常会遇到超高温度、超高地层压力、腐蚀气体等特殊情况,这对测井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使加快研发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测井仪器成为行业新课题。为打造识别深层油气的“慧眼”,推动我国陆上测井技术再上台阶, 2017年底,测井公司组建了CPLog高温成像测井装备研发团队。团队中的骨干大多参与过耐温155摄氏度、耐压100兆帕“常规版”一串测仪器的研制,经验丰富,技术作风过硬。
他们针对塔里木油田、青海油田等油田井下高温、高压、高含硫、高矿化度、长水平段等复杂测量环境,以及在用测井装备以进口产品为主、亟须更新换代等实际,依托集团公司重大技术现场试验项目,向“耐温175摄氏度,耐压140兆帕”发起挑战。
深井、超深井地质构造复杂,工作环境恶劣。因此,测井仪器的设计思路至关重要。经过充分调研,研发团队认识到提升电路高温适应性、增强配套软件稳定性、提高数据传输准确性是首先要啃下的“硬骨头”。
面对国内高端成像装备基础薄弱、相关技术参考资料匮乏等不利因素,近40位技术人员潜心钻研,从耐高温耐高压传感器、金属材质、芯片、密封圈等着手,筛选电子元器件上千个,优化电路板40多块,升级井下地面软件近20个,进行高温高压标准井试验60多趟。
“为拿出最佳设计方案,研发人员吃饭在思考、走路在讨论,满脑子都是高温高压高可靠测井装备。”测井公司总工程师、项目长汤天知说。
为了找准问题,及时改进, 测井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陈涛带队,技术专家王炜、肖宏,青年技术骨干陈章龙等常年转战天山南北,靠前研究,零距离开展技术攻关。
从集成创新到自主创新,研发团队相继突破了万米电缆自适应高速传输、全系列仪器高温长时间可靠工作、采集软件大数据量吞吐、高硫高矿化度复杂井眼条件适应性等一系列技术瓶颈,推出了高精度阵列感应、高稳定数字声波以及高可靠双侧向等11种新型测井仪器,有效满足了油田深井、超深井高温高压、长时间连续可靠测井的需求。
2019年7月,在塔里木油田轮探1井的作业中,这个团队采用自主研制的装备,创造了8882米的亚洲陆上最深测井纪录,其中,MCI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的质量可与国际顶尖公司媲美。3月9日,顺利完成塔里木油田轮探3井侧向能谱串和高温高压微电阻率成像串共2趟资料的获取,再次刷新常规和微电阻率成像仪器高温作业纪录,测井资料在现场得到了塔里木油田工程技术处专家的高度认可。
目前,“耐温175摄氏度,耐压140兆帕”一串测成像装备,已在塔里木油田、长庆油田、华北油田等16个油气田规模应用,成为增储上产、提质增效的利器,并成功走出国门,远销海外,累计实现综合产值近50亿元。
创新没有终点。随着“耐温200摄氏度、耐压170兆帕”一串测仪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CPLog高温成像测井装备研发团队将向更高更新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