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双特别的手。脱掉手套的那一刻,惊讶地看到大拇指鼓鼓的,像一颗圆枣。虎口到指尖的皮肤,褶皱而生硬,关节处满是凸起的老茧。王兆林说:“在家乡,老人说这是一双能干活的手。”
可这也是一双有力而灵巧的手。这双手常常拿着一把虎钳夹,锉削、锯切、研磨、刮削,总是在解决问题。2020年初,王兆伦来到十建古雷炼化项目的钳工班,负责苯乙烯动设备安装工作。2021年4月,他被评为优秀班组长。
“荣誉来得太突然,我无非是做好日常工作。”王兆伦定定神,“要说经验,那就是精干细干,沉下心去。”是的,王兆伦有一颗“匠心”。
钳工班5人,其中见习生1人,普工4人。见习生张璇才20岁,和王兆伦女儿一般大。王兆伦告诉组员,钳工是一项细致活,要耐得住性子。就锉削来说,如果慌忙火燎,成品肯定粗糙,严重得还会影响精确度。张璇悄悄说:“师傅很严,毫厘的误差都错不得。”
干钳工好比在“头发丝”上跳舞。各轴承之间允许误差只有0.1毫米,机身水平度不超过0.05毫米。汽轮机与压缩机的同心度不超过0.05毫米,这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王兆伦靠自己一双巧手,用虎钳加固位置,再精细加工,把每道工序打造成了工艺品。
王兆伦用这双手先后在茂名乙烯、茂名炼油厂、湛江东兴炼油厂、叙利亚发电检修从事钳工工作。在哈萨克斯坦联合装置施工时,项目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他获得一带一路三等功。
钳工好比一个手艺人,王兆林说,重要的是精细动手能力。而一名优秀的钳工,不仅要有手艺,还要善于思考。
古雷炼化苯乙烯装置机泵82台,日本神钢螺杆压缩机2台,意大利成套真空系统3台,约克冷冻系统2台。去年疫情期间,进口设备到货晚,人员调度难,施工仿佛按下了暂停键。
王兆伦想做“蹚水过河”的人。接下来的日子,他与厂家代表学习,了解进口设备的工序标准;跟技术员沟通,明确安装位置,提前完成了机泵一、二次找平找正和联轴器对中,为项目建设争取了时间。
“螺杆压缩机需要拆解检查,可大家看不懂。”王兆伦硬着头皮一点点扒图纸,看压缩机的使用说明。“遇到不会的,我就去问技术员。”他主动参与到检修计划和检修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配合技术人员开展技术交底。“王兆伦爱动脑子”,技术部长林云生说。
“不返工,就是提高效率。”王兆伦带着组员参加动设备开箱工作,提前摸清了机泵底座尺寸、地脚螺栓到货时间,做好人员、机械调配计划。为赶工期,王兆伦带领班组加班到晚上9点,把不需要厂家代表在场的工序晚上完成,加快了进度,验收一次通过。
在钢架林立的装置现场,王兆伦带着班组穿梭在动设备、钢结构之间,他用双手能轻松拿起45斤的轴承瓦,巧妙打通0.1毫米的密封圈。他匆忙奔走于土建、管道、电仪专业各个施工地点,半天下来,也顾不上喝口水。
中午11:20,王兆伦从二层平台下来,手背擦着汗,双颊红彤彤的。他和技术员比划着身后的二层框架,嗓音急促而沙哑。那双“巧手”由于攀爬、摩擦,已经沾满了黑灰,在一言一语间默契地舞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