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技术人员自主研发的小井眼可掺洗式机械堵水管柱专利技术,解决了制约油田开发瓶颈问题。
曙光油田以稠油蒸汽吞吐开发为主,在热应力、地应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套坏井逐年增加。因套坏井大修、侧钻,多采用直径177.8毫米、悬挂直径127毫米套管井身结构恢复油井生产。由于油井频繁注汽,多轮吞吐后悬挂器及附近套管易破漏造成顶水下窜,油井高含水。
传统堵水方式采用Y111-102封隔器和Y221-102封隔器组合,封堵出水漏点与油层顶界环空。但超稠油井堵水后,油套环空被封隔器隔离,无法进行掺稀油降黏生产,只能下空心杆进行电加热生产,使采油成本升高。针对这一问题,在实施常规机械封堵技术的基础上,曙光采油厂工艺研究所郭洪军等技术人员发明了小井眼可掺洗式机械堵水管柱。该堵水管柱创新使用大、小封隔器组合封堵漏点,配套采用直径88.9毫米特种无接箍非标油管和小外径抽油泵,形成双层堵水管柱结构,通过导流管建立新的循环通道,实现超稠油小井眼堵水后掺油、洗井、防气、测液面等多种功能。
杜813-41-44井是杜813兴隆台一口超稠油井,2013年因套坏大修下入直径127毫米套管恢复生产。该井第12周期末含水突然升高,通过作业找漏确定悬挂器位置漏失。上常规堵水措施后,因原油黏度过大,下泵不久卡泵,油井无法正常生产。为此,技术人员采用小井眼可掺洗式机械堵水管柱实施堵水,措施后油井含水下降32.1%,増油794吨,稳油控水效果显著。该项发明扩大了超稠油可掺洗式机械堵水技术的适用范围,缓解了小井眼井高含水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