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桌面图标
手机客户端
给您推荐的项目 项目收藏夹 服务列表 付费指导 帮助中心

网站导航

阳光采招网>资讯中心> 低油价之下 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可减

低油价之下 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可减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0-06-15

从经济性出发,多采购、少开采有其合理性。但油气供给不仅仅是商业行为,还涉及国家能源安全、行业稳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一定要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不能动摇。

上半年,国际油价意外暴跌,油气市场连遭重创,行业被推至供需双侧挤压的艰难境地。油价走低会不会动摇石油的市场地位?未来油价走势如何?低油价时代,在直接进口与加大自身勘探开发力度之间,我国该如何权衡?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主任金之钧。

近几年原油供应将持续过剩

在金之钧看来,本轮油价大跌呈现三个明显特征。一是下跌速度快,布伦特原油价格从1月6日的70.25美元/桶至4月21日跌破10美元/桶,3个半月内降幅达到87%。二是供需基本面失衡成为主要原因。三是沙特与俄罗斯的价格战与投机炒作因素加剧震荡,例如4月20日WTI现货价格出现-36.98美元/桶,“黑金”变“废物”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影响因素既包括供需关系、金融政策及地缘政治,也有突发事件、技术进步等原因。”金之钧分析,俄罗斯、美国、沙特三国博弈是影响供给侧的深层动因。早前,“欧佩克+”已达成史无前例的减产协议,但减产规模并未达到市场预期的1000-1500万桶/天的目标,导致国际油价呈现持续下跌趋势。加之疫情影响,当前日消费量减少2600-2900万桶,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在延续。“据此预测,油价或在明年小幅回升,但近几年原油供应将始终过剩。”

金之钧进一步称,从1970-2018年波动曲线看,剔除通货膨胀后的油价整体呈现“宽幅周期性波动”特性。其中,1980年、2012-2013年前后出现两个大的高峰期。“宽幅即波峰和波谷之间存在5-10倍差距。既包括小周期的起伏,也有20-30年的大周期变动。若没有大的突发事件,今后一段时间又将进入较长的波谷期。”

未来的具体走势如何?金之钧认为,多国现已积极采取措施救市,明后两年经济快速增长将带来石油需求回升。而因当前油价较低,削减投资、降低产量是普遍行为。需求增长迅速,产量恢复却是一个缓慢过程,不排除2022-2023年油价短期走高的可能。“结合上述背景,‘欧佩克+’限产协议若能在2022年4月之前有效执行,且无重大突发事件,未来2-3年内原油价格中枢仍将上移,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大概率达到50-60美元/桶区间。”

石油的主力地位不会动摇

油价波动背后是供需格局的变化。据国际能源署评估,疫情导致全球能源需求遭遇70年来最大冲击,今年预计下降6%左右,相当于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在2019年能源需求总量之和,其中石油首当其冲,降幅达到9.1%。

“低油价让石油的身价有所降低,一时间甚至被看作负担。短期负值的交易量虽然不大,但影响力和震撼力不容忽视,这也让我们重新审视石油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地位。”金之钧称,2018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138.6亿吨油当量。其中,石油占比34%,天然气、煤炭、非化石能源各占24%、27%、15%,石油是目前占比最高的第一大能源。预测到204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180亿吨油当量。其中,石油占比26%-31%,天然气占比25%-28%,非化石能源占比22%-29%。“届时,石油和天然气仍将是一次能源的主体。”

再从需求来看,金之钧表示,世界人口预计从当前的73亿,增长到2030年的86亿、2050年的97亿,而世界人均石油消费量连续30年稳定在4.7桶左右。人口增长带动石油消费稳定增长。据国际能源署预测,石油消费将从2015年的92.5百万桶/日持续缓慢升至2040年的103.5百万桶/日。

同时,在世界一次能源发展进程中,存在由“单一”向“多元”供给的趋势,以及不同能源种类之间的替代。但该过程需要数十年甚至百年时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在2040年前后出现峰值,尽管各类可再生能源比重呈增长态势,石油和天然气仍是无可争议的主力能源。到2045年左右,天然气有可能替代石油成为第一大能源,但化石能源占比仍将超过50%。”金之钧表示,即便有一天,汽柴油等产品被替代,石油仍将作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生产农药、化肥、医药等生活必需品,今天离不开石油,未来也离不开。”

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能受影响

低油价之下,国内石油公司难免遭遇冲击。那么,能不能直接从国际市场进口资源,少耗费勘探开发投资?金之钧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金之钧表示,从经济性出发,多采购、少开采有其合理性。但油气供给不仅仅是商业行为,还涉及国家能源安全、行业稳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一旦不产油,巨额油气资产折旧成本谁来支付?百万石油大军如何安置?除了社会问题、消耗大量外汇外,现金流也会随之断掉。低油价时期,国家储备可以灌满,商业储备可以买满,适当关闭低效井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不能动摇。”

金之钧同时指出,油价低位波动,势必推动行业从过去的“资源扩张型”技术进步,走向“降本增效型”技术驱动。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油气工业格局。

“2014-2016年,美国依靠技术进步,推动页岩油生产成本降低40%。随着低成本的科技进步,开采成本有望再降40%。然而,信息技术在油气上游生产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远未达到改造整个行业、改变业务形态的程度。”金之钧表示,目前在全球主要行业中,油气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全球平均水平达到31%,油气行业仅在19%左右,亟需计算机、信息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大力支持。

此外,从世界油气勘探发现趋势看,陆上深层、海域及非常规是未来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金之钧称,我国的常规油气资源虽不占优势,页岩油储量却排在世界前列。要打得准、压得开、产得出、有效益并且环境友好,低成本技术是关键。“仅靠油气走向能源独立,我国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资源潜力。但油气作为能源独立中的排头兵,依然大有希望。因此在低油价之下,也不能影响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今天的勘探才能是明天的储量、后天的产量。”

地区导航
  • 公众号二维码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