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企不惧巨头,成功拿下天然气处理工程项目。山东企业所做出的成果日益明显,目前山东的技术正被带往世界。
近年来,山东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施工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包括科瑞集团在内,像海尔、潍柴、张裕这样的鲁企,正在把来自山东的技术、管理以及精神带到全世界,让当地人更加了解山东,了解中国。
山东民企不惧巨头
拿下天然气大项目
“等了10年,准备3年,还有3.5年!”4月14日,山东科瑞集团巴西市场总监郎海煜在其朋友圈中,发表了这样一句感慨。就在4月初,这家来自东营的民营企业,成功拿下了位于巴西里约州伊塔博拉伊市的天然气处理工程项目。未来40个月,科瑞集团将完成这项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以及辅助运营等一系列工作。
2015年,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招标,寻求一家企业来承建巴西最大的天然气处理工程项目。2017年,巴油正式向全球范围内的36家工程服务公司发出邀请,其中就包括科瑞,据郎海煜介绍。
科瑞集团是一家生产高端石油装备研发与制造、提供油气田一体化解决方案与工程服务的企业,其技术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科瑞石油率先在民营石油装备企业中走出国门,走向海外。
“在国外投标,和在国内还是不一样的。”郎海煜常年在国外工作,他介绍,巴西国内首先对投标企业本身、供应商以及各种装备的标准要求较高。这就使得国内的工作人员需要逐条研究标书,进行报价调整。
就这样,从2015年获得招标邀请后,科瑞就开始在巴西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相关实地考察、供应商选择等。2017年1月14日,科瑞正式收到了巴油的标书。后来,巴油还对参与投标企业的财务状况、业绩情况等进行了严格的资格预审,最终确定了参加投标的4家企业。“其他三家企业分别来自美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都是行业内的巨头。”郎海煜表示,之后的一段时间,科瑞就是要同三家强有力的对手,来竞争这样一个接近6亿美金的大项目。
2017年9月25日,四家企业正式进行投递。“当天我们就知道了结果,我们以技术和服务优势赢得了这个项目。”郎海煜介绍,中标后科瑞集团还有一道关要过,就是对招标文件进行澄清解读,让业主认可工程进度、范围以及价格。最终在今年的4月初,合同正式签订。
节假日没法加班
必须尊重当地文化
有分析认为,无论是上合峰会国家,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其中所占的比例都较大。这些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人素质、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距,急需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像巴油就要求,天然气项目的国产化率为0。而山东作为中国传统产业较为集聚的地区,在对外开放时恰恰是一种优势。
但在海外营商或者建设,面对的首先就是和国内完全不同的营商环境。
张裕集团作为国内领先的葡萄酒生产企业,这几年陆续收购了一系列企业或者农场。对于张裕集团董事长周洪江来说,他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国外员工和国内员工在敬业精神方面的差异。
“国外员工到了点,一定要下班。到了节假日,一定要休假,不管是普通员工还是领导,都是这样一个理念。”周洪江说,长期以来,中国的企业家已经形成了习惯,就是工作起来“白加黑”“五加二”,不少中国企业也有这种加班文化,但是在国外,一概行不通。
而为了应对这种工作作风,张裕也不得不针对外国企业重新构建组织形态、设计工作日程。“比如说欧洲企业在七八月份频繁放假,首先是要尊重人家的文化,其次就是要提前做好安排。”周洪江说,在国内的那种讲究奉献、克服困难的文化,在国外很难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