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白衣天使,满手的油污和呛人的气味是家常便饭;
他,不会治病救人,与冰冷的机器和复杂的零件情同手足;
他专治机械的疑难杂症,维修车间是小诊所,工具箱是急救包,电工钳是听诊器。
他叫刘军,是地球物理公司国际业务发展中心阿尔及利亚项目的机械师。
以创新 致匠心
2006年是刘军去遥远非洲的起始年,根据项目安排前往东非某国。飞机从北京机场起飞的那一刻,他满怀激动,但飞机在机场降落的那一刻,却让他感到无比失落,有点破烂的跑道和低矮的航站楼与他想象的非洲有着巨大的反差。下了飞机的那一刹那,扑面而来的一股热浪作为见面礼,似乎在考验着他的承受能力,同时也开启了对他个人的挑战。
项目工区地貌遍布沼泽,当时队上使用的沙陀钻机和赫格隆钻机无法进入测线,草多的地方容易缠绕钻机传动轴,造成钻机被陷在草丛里,需要人员下水将缠绕在传动轴上的草割断后才能恢复行走。
“水里面的井用什么去打?”
“如果这样施工,会出现很多安全生产隐患问题。”
“千万不能耽误生产,如果钻井施工进度滞后,整个项目工期就会被耽误。”
想着一连串的问题,让刘军吃饭不香睡觉也不踏实。
“对钻机进行改造!”十几年的修理生涯让刘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没有现成的样板进行参考,他只能和大伙边商量边加工,有时候上午说好的方案可能在下午就被推翻。他组织队员用两个浮筒制作成一个平台,将钻机固定在这个平台上面,然后用一种称为“泥里爬”的机械设备拖着进行钻井作业,第一个浮筒钻井平台就此诞生,大家看着这个新物件都雀跃不已,实际生产中既节省了设备也解决了在湖泊沼泽中打井的问题。
以奉献 致初心
2011年,刘军参与中非项目设备维修工作。“你看,这台刮路机是发动机坏了,那个皮卡车是离合器坏了,这个推土机是履带的驱动有问题,这个运输车驾驶室是刚换好的……”维修车间不大,略显拥挤,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感情。
中非项目勘探生产所需的设备和物资大部分都从其他国家转运过来的,整个工区全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车辆行驶在道路上灰尘弥漫,车辆能见度不足5米,人坐在密封的车里都能轻松地嗅到泥土的“味道”,半天下来鼻孔里全是黑黢黢的灰尘,这样的施工条件对车辆的损伤是巨大的。
“车辆受伤的受伤,趴窝的趴窝,发动机烧机油的、窜气的、冒黑烟的比比皆是。这样的环境下,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心和勇气。”刘军说道。
“24小时,随叫随到,可以这么说。”这是队员们对刘军的评价。那段时间,刘军马不停蹄地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现场无法进行镗缸作业的就拆卸其他损伤而无法修复的车辆总成进行更换;对于窜气较轻、气缸壁磨损不太严重的发动机就更换活塞和活塞环;对于窜气严重的、气缸磨损严重的就更换活塞、活塞环、缸筒、活塞销。
中非项目施工接近尾声时,有一台水罐发动机出现烧机油的现象,于是队上决定先把这台水罐调回营地,提前存放。从施工现场到营地全程80公里左右,开始比较顺利,可在行程过半的时候问题来了,水罐突然熄火,经检查是燃油机械泵内单向阀封闭不严造成的,这是一个尴尬的距离,手机没信号,电台无法联系营地,也没有相应的配件,刘军钻到车底下拆下机械泵的单向阀,没有水砂纸,就用轮胎上护板的上平面当砂纸用,沾着柴油进行表面抛光,几个小时过去,这个土办法起了作用,装好后试车,顺利启动。刘军已经是满身的泥巴和油污,脸上是密密麻麻的汗水。整个项目运作下来,没有一台设备因为故障而影响正常施工。
以钻研 致深情
2014年,刘军来到北非毛里塔利亚项目。“没有谁比谁聪明,只有谁比谁努力。” 刘军坚信,只要认准目标,一步一步踏实走下去,就一定能干出点名堂。
机械维修看似简单,却涉及机械原理、构造、电气线路等知识。对机械的兴趣,促使刘军从书中寻找答案,他购了大量的维修专业书,每天都要翻几页才能休息,经过多年的苦练和对机械的钻研,各种机械修理已不在话下。
在一条测线的地震生产完成后,有一台震源在调线的途中突然熄火,再次启动后经过十几秒又再次熄火,刘军经过一次次的判断和一次次的维修都没有解决问题。“每次遇到这种紧急情况时,Mr.Liu就像着了魔,别人跟他说话都听不到。”他的外籍徒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刘军拿着笔记本和工具修理书在现场对比着各种机械仔细的研究,几个小时过去,故障终于排除。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只是一名普通的机械修理工,都是从最基础做起。那时对我来说项目上很多机械设备也是第一次见,更不知道如何下手进行维修,看着别人总是什么都会的时候,真的很羡慕,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像他们一样厉害的人”回忆起以前,刘军总是充满感慨。
十几年的国际工程生涯,带给他荣誉感和满足感的同时,他对家庭也有着深深的内疚。记得有一次出国在项目上连续工作了12个月,回家去接放学的孩子,孩子哭着不愿意跟他走,这是至今他想起来仍旧心酸无比的一件事。
如今,刘军在阿尔及利亚项目上一如既往地奔驰在那条奋进不息的路上,他将书写更美丽、更华丽、更生动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