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黑的脸庞,结实的身材,沉稳的步伐,在地球物理公司阿尔及利亚项目撒哈拉沙漠施工现场,迎面走来的是SINOPEC311队放线班的李钢,远远看去俨然一个“非洲汉子”。可在几个月前,他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从一个象牙塔刚走出来的一个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
作为一个80后,能够把放线班数百名阿籍员工的考勤和考核管理得井井有条实属不易,殊不知,在这背后,李钢也经历了痛苦的自我否定期。
“第一次走出国门,第一次和外籍员工打交道,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的压力非常大。”他用了“崩溃”二字来形容当时的感受。他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交流,阿籍员工在言谈中通常在阿拉伯语中夹杂着法语和英语,沟通起来不是很顺畅,另外一方面,每个工区的线班阿籍员工多为当地新招聘的,在工作中要么提前休假,要么休假后晚归,迟到早退现象比较突出,放线、收线、修线、查线人员根据生产需要及时进行调整,管理起来很是费心。
李钢说他经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像之前在国内从事地震勘探仪器操作员岗位那样,在野外协调各班组施工游刃有余呢?是自己能力达不到还是确实事务太繁杂?”那段时间,他常常夜不能寐。
面对新的困难,李钢没有退缩,他选择了坚守。“从一名大学生到现场管理员其实是一个自然的角色转换,关键是给自我一个明确的定位和目标。”
在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下,他积极参加队上举办的阿拉伯语培训班,向阿拉伯语译员和阿籍员工讨教阿拉伯语,诚恳地向项目人力资源经理“取经”。
付出总有回报。2个多月过去,放线班的阿籍员工违反劳动纪律的少了,各小组的绩效奖金差距拉大了,抢着加班加点的多了,维修大小线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李钢介绍说:“每处罚和奖励一名阿籍员工,我都会拿着奖惩单子在这个小组召开一次会议,让他们自我评价,这样他们就会口服心服。”
“线班的阿籍员工技术底子较薄,简直就像一张白纸,培训他们的时候有些茫然失措。” 每经历一次事,都让这个80后成长一次。刚开始手把手地教阿籍员工维修大小线,焊点要么过大,会导致大线传输错误,焊点要么过小,大线在摆放过程中会再次出现新断点。后来在队领导的指导下开展了“导师带徒”和“传、帮、带”活动,现在一部分阿籍员工都成了维修能手。
“用管并重,严管善待。” 当问到管理外籍员工的体会时,李钢思考了一会儿:“有一次我在修线房检查工作,发现一个修线工不停地揉眼睛,他的眼睛通红,布满血丝,我便立即告知阿籍医生给他进行诊断,原来是角膜炎。按照医生的处方建议,给了他2天时间的病假,到帐篷看望他时,我也打消了他认为这2天没有工作会扣罚其工资的疑虑。”
“在高温酷暑、沙暴肆虐的自然环境下工作有什么感受?”我问道。身高1米85的李钢扶了扶眼镜:“既然选择这个行业,就要多一份努力和珍惜,少一些抱怨;要始终坚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在过程中用心体会和积累;要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在挫折中才能进取。”他再次俯下身子检查维修大小线的质量,没有一丝丁点的懈怠和马虎,与热火朝天的沙漠施工现场构成了一幅优美动感画面。
无论是“白面书生”还是“非洲汉子”,在这个年轻的80后身上,始终都能找到那份坚毅和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