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春风鼓荡、蓝天如镜。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专家杜莉穿行在装置间。
今年,普光分公司计划在天然气净化厂推广使用国产催化剂,杜莉成天琢磨着净化质量不降、尾气外排达标的招数。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她一天没歇。
博士毕业后归国9年,杜莉一直冲在天然气净化和设备国产化改造最前沿,将拳拳爱国心化作大巴山深处的坚守。
有风自大巴山中来,沾染着油菜花的清香。杜莉闭上眼,感受着一草一木、岁月缱绻。她想起小时候和父亲在井场旁的聊天。“‘磕头机’为什么一直在磕头?”“那是抽油机,在抽地底下的石油和天然气呢。”只是那时候的杜莉还不知道,天然气会成为她的宿命,让她倾尽心血为之痴迷。
杜莉的爷爷是个“老玉门”,跟王进喜一起工作过;外公曾是志愿军战士,转战过3个油田。杜莉跟着父母,在抽油机的低唱里拔节成长。
2012年,当时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任教的杜莉接到了父母的电话:“回来吧,小莉!国内正在开发普光大气田,你的学识肯定能派上用场。”
外公也打来电话:“你是石油人的后代,要尽快回来建设祖国!”
“我是唱着《我为祖国献石油》长大的,应该回国效力!”杜莉心潮起伏,“我心里装着的,是祖国,是家乡。”
当年8月,杜莉毅然回国,走进大巴山,投身于普光气田的开发建设洪流中。
普光气田硫化氢含量高,天然气净化厂承担着净化天然气、供给长江流域清洁能源的重任。但净化系统的耗能量极大,如何提高其装置能效?这个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技术研究课题的担子,落到了杜莉肩上。
没有经验可循,连基础资料都不全,千头万绪中,杜莉决定先进入现场调研。交接班会、巡检、报表、专业技术讨论会……她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下起了狠功夫。
白天,身材瘦小的她身背十几公斤重的空气呼吸器,拎着资料夹,随巡检师傅攀上20多米高的罐塔取样,在十几公里长的管廊下穿行,请人家讲解装置性能、结构和运行概况。晚上,她对比抄来的工艺参数,和技术员一起分析。
经过调研分析,杜莉决定采用数学模型撬动装置降耗。无数个不眠之夜,她沉迷于一组组数字里。无惧挫折和失败,这个柔弱的女孩,与创新团队一起运用大型流程模拟系统,整合8万多个生产数据,设置1.6万个交互作用参数,建成5个生产单元的数学模型。
敲下最后一组模拟数据,看着与自己预算值相同的结果出现在屏幕上,那一刻,仿佛一线阳光穿破乌云,拨弹出她脸上的浅浅酒窝。
他们的降耗利器被应用于现场。净化厂综合能耗下降8个百分点,年创效过亿元,能耗大户变身节能先锋。
杜莉没有停下研发的脚步,带领团队将一份份成绩单接连交出去:作为专题长,承担高含硫气田关键装备研发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填补国内高含硫气田同工位设备的空白,不但大大降低成本,还将生产能效提高了10%。
尾气焚烧余热锅炉(“余锅”),是净化高含硫天然气的最后一道关卡。但是,之前的进口设备管道容易腐蚀穿孔。2015年,杜莉带领团队承担“余锅”国产化改造重任,开展抗交变载荷高硫烟气耦合腐蚀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
如今,该项目成功应用于现场,填补了国内空白。去年10月,第二代“余锅”问世,能多生产28%的饱和蒸汽。听着净化厂设备装置正常运转时发出的轰鸣声,杜莉笑容灿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心中有自己坚定要做的事,是多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