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大部分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性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还有一小部分能量来自太阳,大约占总的地热能的5%,表面地热能大部分来自太阳。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能够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稳定可靠等特点。
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但真正认识地热资源并进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却是始于20世纪中叶。
地热作为五大非碳基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之一,在‘双碳’行动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地热开发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尤其是中深层地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新型能源,地热能可有效推进清洁供暖力度和覆盖范围。我国已经明确将地热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供暖的重要方式。目前,国内地热供暖发展处于上升阶段,相信未来地热能行业发展具有无限可能。
地热供暖发展情况
除了核能供暖之外,另一种清洁能源地热供暖也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
在今年9月份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到2025年,全国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评价结果,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7亿吨标准煤。
记者了解到,当前煤炭、天然气价格维持在高位,相比之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是在后期运营当中具有成本优势。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地热供暖面积累计实现13.92亿平方米,每年可替代标煤近3700万吨。 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地热产业规模将超700亿元。
中国地热能行业发展趋势
1、由地热供暖向地热发电延伸
随着地热供暖技术越来越成熟,技术标准体系越来越健全,地热人才队伍越来越完备,中低温地热发电的关键技术、核心设备制造等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地热能开发利用将由地热供暖向地热发电高端业务发展。地热发电主要是利用地下热能的蒸汽发电,此过程不会产生任何碳排放,还可以摆脱距离传输的制约,使地热电能供应给更多地区。
在政策导向上:今年9月,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在《意见》中指出,到2025年,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一批地热能发电示范项目,全国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比2020年翻一番;到2035年,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及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力争比2025年翻一番。
2、地热供暖由县城向农村延伸。
地热供暖从县城延伸到农村,是清洁供暖深入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北方,有助于推动北方革新“煤锅炉”的使用,共建新农村。“煤改地热”与“煤改气”、“煤改电”及原来的散煤燃烧供暖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将有力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工作。另外,“地热+多种清洁能源供能模式的推广,适用于大规模城市的供暖。随着长距离输送管线技术的日益成熟,地热跨地区使用成为可能。未来,郊区丰富的地热能将大规模向城区输送,为城区供暖。